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优化改进,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大部分建筑企业过于重视利益与结果,从而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施工部门也没有建立起符合企业的人员管理措施,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管理模式陈旧落后,仍旧停留在人员去留和派发工资的基础上,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再造,不注重其教育素质的提高。从某一角度来说,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也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2.工程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从目前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建筑在全国各地兴建。建筑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建筑工程管理可以算是建筑行业中衍生项目,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环境来看,其本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关企业建筑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还达不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发展起不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的建筑管理工作中来看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现有的建筑管理办法多偏向于行政手段,显得比较生硬。所以较弱的管理意识以及行政化的管理办法,使得工程管理单位与其他利益主体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突发问题,工程管理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3.施工安全意识不够
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通常会将整个工程外包出去给承包单位来做,没有从根本上关心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这些问题,而承包单位为了从中获利,最大限度的削减成本,降低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这些问题导致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大部分施工都是露天作业,增大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对此没有严格的规定措施,致使国家近几年因建筑施工出现的人员伤亡事故不断增加,长期如此,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不利于整个建筑业的发展。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不健全
从2002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有关工程管理项目的法律法规,这对我国工程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明确了我国工程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目前还不能与国际先进的工程管理要求进行良好接轨。此外,工程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及贪污腐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单单影响了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也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5.建筑工程管理沟通机制不顺畅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范围较广,需要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还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有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在管理工作开展时,各部门存在职权不清、权责交叉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例如,部门之间的权责冲突容易导致项目交接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工程管理工作最终也无法顺利开展,既影响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6.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各方单位都要求获取最大利益的情况下,建筑工程质量很难获得保障,很多建筑企业运用各种手段来逃避国家验收规范的检测,企业高层缺乏质量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意识,导致豆腐渣工程现象层出不穷。政府对质量监管执行力度低下,甚至出现收受贿赂,贪污腐败的违纪现象,这些状况都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解决建筑工程施管理先装备的措施
1.加强质量管理
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严格的建筑许可制度是健全工程管理制度的基础,有关部门要首先建立完善的建筑许可制度并落到实处。建筑工程招标制度也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招标制度既可以满足公平竞争原则,又可以净化招标环境,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市场运作机制的作用;第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将项目中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实施预防与检查相互结合的措施,即使工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快速的查清责任,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群有高度专业素质的施工人员,因此,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低,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的施工人员应积极对其进行文化培训和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学会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作,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此外,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策略,在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大力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分配施工时间,科学安排施工进度,注重劳逸结合,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培养施工人员的团队意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快进度。
3.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明确性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同时,管理目标内容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质量、成本、工期。要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当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①在施工之前,做好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把每一个潜在影响成本的因素都充分考虑进去,做到成本控制的准确性与有效性。②对于施工的工期来说,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来执行,如遇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③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切实做好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
4.加强技术创新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增加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综合水平,加强对管理技术的创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的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首先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先进的技术型人才,逐渐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外还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先进高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升企业形象。所以企业领导者要注重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向着更远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