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安全性差
由于环境因素是不确定的,所以它对建筑工程管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会对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并由此引发许多工程纠纷。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在施工中还会产生许多废水,如果不能很好地治理,会对周边居民的用水、环境造成影响,并且对建筑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减少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避免工程纠纷的发生,从而使工程建设费用得到有效的降低。
1.2机械设备管理不合格
在建设项目中机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选用了合适的机器,或是选用不合适的机器,会对整个施工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将集成化、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应用到建设工程中,可以有效地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周期,极大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的效率,所以,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必须注意机械和设备的管理,以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1.3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
材料的质量、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首先,建设项目的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即使设计再完善,施工再精细,也不可能确保整个项目的总体质量。所以,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质量。其次,材料特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性与使用年限。不同的建材在强度、耐久性、隔热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选材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选用的材料进行分析,以保证选用的材料能达到实际应用的需要。另外,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物料的稳定问题也是重要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作用,材料的性质会发生改变。这就要求管理者时刻注意物料的稳定状态,并对物料的老化、破损等问题进行预防。
1.4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及经验低
在建筑工程中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和灵魂。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决策。首先,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若相关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及经验不足,则会造成决策错误或操作失误,从而影响项目的品质与进度。所以,要想提高项目管理的成效,就必须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与技能。其次,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等因素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工作态度积极,有较强的责任感,能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反之,如果工作态度不好,不负责任,就会造成工作失误,延误工期,甚至造成项目的损失。
2制定关于解决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强化施工合同的管理,以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利益。在编制工程合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材料询价、招投标等环节的监督和审计,以免出现差错,给双方带来损失。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保证双方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内容都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只有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才能签订合同,这样才能保证当事人的权益不会受到伤害,体现出建设工程合同的公平与公开。另外,在签约后,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不合理的条例,应通知建设单位,并通过谈判或其他途径加以解决。
2.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各环节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优化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建设市场的持续发展与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完善。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建设项目涉及施工、设计、监理、材料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范化。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以此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与完善,对不适应的制度进行适时的修改,使其更加健全。其次,应加大对管理者的培养与培养。项目经理作为施工项目的核心,其质量与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成效。因此,需要对项目经理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来提升其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与项目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鼓励他们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另外,要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它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精度。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同时,该系统还能方便地对项目数据进行存储与查询,便于以后的维修与管理。
2.3创新管理施工技术
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使用工程管理施工技术上,不断地进行更新和革新,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吸收外国的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使建设项目的管理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例如,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到建设工程管理中,全程都需要加强对工程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定位,使各个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更好地提高建设工程的总体管理质量。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还需要对员工的参与给予更多地关注,让有关的建设员工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建设项目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2.4定期开展施工培训
建筑工程管理者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主观意识的提高是保证建筑工程团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以,为了真正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企业需要定期进行施工培训,将先进的管理知识引入到队伍管理中,从而促进管理人员对国际和国内的工程管理状况的全面认识,在完善管理人员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使管理人员主动地改变自身心态,让管理人员的工作动力得到激发。另外,在空闲的时间里也可以更多地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技术和运营方式进行学习,把这些技术经验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从而使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筑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加强建筑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先进的材料与工艺,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满足人们对工程建设的需求。但是,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严格化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控,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源,而且可以促进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婷.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陶瓷,2023,(08):179-181.
[2]夏晴晴.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8):80-82.
[3]宋建荣.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1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