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预压技术在水利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吕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洋 ,. 真空预压技术在水利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 水资源科学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6.
摘要:
现代化发展环境下,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城乡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际效用,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水利工程软基处理的重视程度。本文以某水利工程为例,分析了施工环境条件,围绕真空预压技术在软基处理中的具体运用展开研究,旨在提高软基处理质量,强化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真空预压技术水利工程软基处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06
基金资助:

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田灌溉、防洪排涝等,施工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还与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利用真空预压技术,且真空预压技术应用要求与要点的掌握十分必要,目的是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1.水利工程实例概况

以某水利工程为例,该水利工程中涉及围海造地面积为5420亩,且回填面积为3300亩,还包含1003亩的道路面积。针对该工程的回填区外侧和内侧,其面积为1726亩和1548亩,施工单位选择吹填土和土石进行回填,施工人员回填吹填土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工业用地有850亩存在软基,因此,施工单位选择真空预压技术进行处理,目的是保证软基能正常固结,有助于强化软基的稳定性。

2.水利工程软基处理中真空预压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塑料排水板打设施工技术

在“穿透吹淤造地区和浮泥区”的工程中,施工人员根据深度要求开展真空预压竖向排水通道的布置施工。按照90cm的间距规律地布置塑料排水板,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垂直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严谨有序,施工人员首先进行桩位测量与放样,随后设备精准就位。塑料排水板的布设是核心环节,施工人员利用插板机精准打设,确保排水板能够顺利伸出套管底部。在导管的辅助下,排水板被固定在适当位置,之后通过调整套管底的位置和打设架的姿态,将排水板压入涂面以下。实际施工深度会在设计值的基础上增加50cm,以确保排水效果。完成压入后,液压系统会反向操作,缓慢拔出套管,使套管底部高出垫层顶部50cm。在剪板环节,要求施工人员精细操作,确保剪口尺寸合理、平整,同时保护滤膜不受损。剪板时,保留露出原地面20cm的部分,以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2密封土工膜铺设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需要在开挖压膜沟前认真分析设计图纸要求,并保证成型后的压膜沟内外坡平整度符合规定要求,且不存在砂料,施工人员进行沟内回填的过程中,应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在完成每层回填作业后组织进行压实,严禁回填材料中含有杂质。同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铺设作业,选择0.13mm厚的聚乙烯薄膜作为土工膜材料,淤泥内埋入加固区边缘的薄膜,合理控制埋入深度,该工程中为0.5m,并完成整体的密封。施工人员完成薄膜的铺设工作后,应进行覆水处理,目的是充分发挥聚乙烯薄膜的密封作用。

2.3滤水管安装施工技术

本次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选择管体打孔的φ50mm±1mm塑料软管作为滤水管,同时,应该选择透水滤布包裹在管体表面,并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配套连接件。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相邻管道连接长度,保证在100mm以上,有助于强化连接的稳定性,还能规避连接失误问题。因为进行预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低级固结变形的问题,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滤管及其连接件的实际作用,应选择能够适应地基变形的材料。

2.4抽真空预压与卸载技术

施工人员进行抽真空预压的过程中,应保证选择设备的配套性,坚持等距布置原则沿着加固场地四周进行真空射流泵的布置,本次工程施工中选择7.5kW的真空射流泵,且应针对每个真空射流泵开展性能检验工作,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施工人员进行抽气操作时,需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保证在4—10d范围内,并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认真检查真空泵、密封膜和滤水管,排除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抽气异常问题,确保能顺利进行后续的正式预压。正式进入抽真空预压环节,施工人员应详实记录各项数据信息,以保证在后期发现问题后进行追溯。此外,结束抽真空预压工作后,施工人员应进行卸载,当地基土平均固结度达到80%以上时,可以进行卸载,或者在地基承载力达到55kPa以上时进行卸载。

3.真空预压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原位观测技术

3.1膜下真空度观测技术

施工人员应明确原位观测的重要性,规范化运用膜下真空度观测技术,本次工程中选用MCY型压阻真空测量仪作为配套设备,配合使用YZG型压阻式真空度传感器,能增强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应进行测点埋设,通过插杆针对传感器进行绑扎,可在膜下地表层进行放置,以垂直放置和水平放置的方式为主,并将观测导线由膜下穿出。同时,施工人员进行正式观测时,应为后续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和标准,可以将原始状态下的膜下真空度和大气压作为参照基准。观测人员在读数仪与传感器完成连接后启动设备,做好读数、记录等工作。

3.2地表沉降观测技术

施工人员应认真观测基准点的布置情况,数量保证在5个以上,严禁出现干扰测点所在区域的情况,依据观测现场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观测基准点。同时,对于测点的埋设,施工人员应选择300mm×300mm×10mm的钢板进行施工,将其作为底板,利用长度为100cm、φ20cm的钢管焊接在底板中间位置,能够得到沉降板观测标,砂垫层的铺设十分重要,施工人员应合理控制密封膜上砂垫层的铺设厚度,本工程中以5cm为主。进入正式观测环节后,施工人员应了解三等精度要求,依托水准测量法实施观测,计算3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可有效保证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3.3地下水位观测技术

施工人员应重点做好地下水位观测工作的仪器配备工作,本次工程中主要选择电测水位计和测压管,进行测点埋设的过程中,应明确相应原则,即严格按照“先钻孔、再埋设”的原则进行,选用φ108mm的钻具进行钻孔施工,在保证成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后,可向孔内放置测压管。施工人员应向管周边回填中粗砂,确保能达到与孔口距离0.5m的位置,剩余部分可利用粘土填充。正式进入观测环节后,施工人员应按照连续观测的原则实施观测,可选择在完成测压管埋设施工的3个晴天后进行3次连续观测,选择3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数据对比分析初始值。

结语:水利工程软基处理中采用真空预压技术能实现预期目标,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施工单位通过设计真空预压施工流程,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技术应用要点,能为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完善提供可靠依据,进而让施工人员拥有科学指导,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还能组织开展原位观测工作,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表沉降情况,有助于获得理想的软基加固效果,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真空预压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湘勇.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技术在新吹填软基处理工程的应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7):190-191.

[2]黄树其.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7,17(03):45-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