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利工程中水文水资源管理现状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必须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以保证其安全、平稳、持续、健康地发展。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运作和发展情况来看,该领域在这一领域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优化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目前国家水利水电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在水文水资源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水资源管理设施,将会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部分工作人员会产生消极懈工的心理,产生工作压力。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中,有关人员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了水资源的建设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方法来实施,因此,对水文水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了水文水资源标准化管理要求,而且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在运营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类隐患,从而造成水利工程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第二,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在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然而这个环节的经费大多数时候都是缺乏的,这就造成了有关人员在一个相对糟糕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他们的管理方式也比较粗放,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责和范围不够清晰,这就会对水文水资源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加大了他们的管理难度。可以看出,假如不能对以上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它将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工程的生态价值,也不能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对水文水资源的管理之间的和谐发展[1]。
2 水利工程中水文水资源管理的作用
在目前的阶段,水利工程要以水文工作为基础,而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是水文工作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它也是保证水利工程基本功能发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受各种天气条件的制约,许多地方都会遭受干旱、水涝等天灾。灾害的出现,不但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所以,水利工程是一种抵抗自然灾害的主要方式,它一定要保证它的基本功能效果,而水利水资源管理工作是反映水利工程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运行效果的一个参数依据,只有保证水利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被有效地运用,才可以让水利工程的效率达到最大。同时,在中国,对水利水电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政府部门会采取强化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方法,来促进水利工程在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在为后续水利工程管理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还能保证本区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总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水文和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引起相应的关注[2]。
3 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内容
3.1 水资源信息采集
丰富和完善的水文水资源信息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提供关键的信息支撑,从而降低由于信息缺乏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变得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所以,为了保证水利水电项目的全面实施,必须做好水利水电项目的资料收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相联系,对地形图、勘察资料等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从而深刻把握该地区的内水面积、河道河流特征等众多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与此同时,因为许多水利工程都处于比较偏僻的地方,因此有关地区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目前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与真实的状况之间会出现一些差异,因此,还必须要派专门的人员到现场去对水文水资源进行实地勘察,从而推动水文水资源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变得更为完善和完善,从而为水利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更为精准和完善的数据支撑。
3.2 暴雨洪水管理及防范
由于中国的总体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使得各个区域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中使用到的水文信息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一致,应该事先进行水文模拟,并以此为基础,对水文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将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效应最大化。在目前的阶段,在水文模拟计算中,所使用的主要数据都是从各地区暴雨洪水信息数据,或是根据各地区暴雨情况所建立的参数统计图中得到的,而相关的资料数据都是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数据。为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利用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建立暴雨变化系数,以此为基础,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与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特点相结合,对水利工程的防汛泄洪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以防止在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对周围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具体地说,在实际的设计中,应该将暴雨变差系数与下游水位的变化和需水量的不同,从而促进该区域的水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洪水预防作用,还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将现代技术方法引进来,从而强化对水文水资源的监测和预测,并以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来对水利工程的洪水防治标准进行调整,从而提升防洪防治工作的效果。
3.3 确定工程项目施工进度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费用都会受施工进度的影响,所以需要有关部门强化施工进度的管理,从而实现项目的整体效益的提升。在进行水文水资源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时候,有关部门应该搜集好与水文水资源有关的资料,并对每一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状况展开一次全面的调查,加深对其的认识,以防止出现极端的水文地质问题,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水利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将建设项目的进度和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设项目建设的进程更为科学,从而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工作中,构建工程施工管理平台,并将其与水文水资源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加速信息传输,使管理人员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符合工程需要的管理对策[3]。
4结论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水文水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水资源的综合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基本效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卢旺.分析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244-246
[2] 李耀明.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73-74.
[3] 郭相秦,彭世想,仇建武等.分析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20(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