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鲜明的特点。水利工程多处于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或山区等复杂地形。水域环境涉及水流速度、水位变化等因素,山区则有地形起伏、地质条件不稳定等情况。而且施工常面临露天作业,易受天气影响,如暴雨、大风、高温等恶劣天气会增加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还可能遇到地下溶洞等特殊地质构造,这些都使施工环境变得极为复杂。水利工程包含众多施工工序,从基础的土方挖掘到最后的设备安装调试,各工序紧密相连。不同工种需协同作业,如混凝土工、钢筋工、爆破工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并且需要合理安排资源、设备的调配等,整个施工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水利工程施工面临多种安全风险。机械操作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如搅拌机、起重机等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高处作业易引发坠落事故,像大坝施工中的高空模板安装等。所以,加强管理十分重要。
2剖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诸多常见安全风险。高边坡与深基坑作业风险显著。高边坡可能因土质松动、雨水冲刷等发生坍塌,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深基坑容易出现涌水涌砂现象,破坏基坑稳定性。爆破作业时,飞石可能击中人员或周边设施,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极具破坏力。水上与水下作业面临溺水危险,水流冲击可能使作业人员失去平衡,水下复杂环境还可能造成潜水设备故障等。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中,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临时用电方面,若线路铺设不规范或漏电保护缺失,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
3制定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风险应对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责任制度是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至关重要。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都应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范围。项目经理要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确保其实现;技术人员要负责施工技术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制定与审查,保证施工技术符合安全要求;施工班组长要对本班组的施工安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督促组员遵守安全规定。通过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形成一个完整的责任体系,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的空白区域,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身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履行安全职责。安全检查与监督制度是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定期检查如每周、每月的全面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排查。不定期检查则侧重于重点区域、关键工序或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突击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与完好性、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等。同时,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岗位或团队,对检查结果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发现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督闭环管理。
3.2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安全警示标识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位置,如高边坡、深基坑、爆破作业区、电气设备集中区等,都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这些标识应包含文字、图形等多种形式,清晰地传达危险信息。
例如,在高边坡附近设置“边坡危险,请勿靠近”的标识,同时配上边坡滑落石块的图形,让施工人员直观地感受到危险。警示标识的颜色也要符合相关标准,如红色用于表示禁止、危险等含义。通过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可以提前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危险区域,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有效减少因疏忽大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危险区域隔离防护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高风险的危险区域,如正在进行爆破作业的区域、存在塌方风险的深基坑周围等,必须设置有效的隔离防护设施。可以采用围栏、防护网等进行隔离,围栏的高度、强度要符合安全要求,确保人员无法轻易跨越。在防护设施上也应张贴警示标识,明确告知危险情况。
例如,在深基坑周围设置牢固的围栏,并在围栏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警示灯,在夜间也能起到警示作用。这种隔离防护措施能够将危险区域与正常施工区域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危险区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材料的堆放管理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堆放。例如,易燃易爆的材料如炸药、汽油等要存放在专门的仓库中,并且仓库要符合防火、防爆、防潮等要求,与其他施工材料和施工区域保持安全距离。对于砂、石、水泥等常用建筑材料,也要合理规划堆放区域,避免乱堆乱放影响施工秩序和安全。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防止材料坍塌或滑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减少因材料堆放不当引发的安全隐患,如材料坍塌砸伤人员等。
3.3完善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是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作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培训内容应涵盖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如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等相关操作技能。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让施工人员深入理解安全操作规程。
例如,在模板工程操作培训中,详细讲解模板的搭建、拆卸顺序以及支撑体系的稳固要求,使施工人员明白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培训还应包括应对突发安全状况的技能,如火灾、坍塌时的应急逃生方法等,确保施工人员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保护自己并减少损失。特种作业人员资质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特种作业如爆破、起重、焊接等,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必须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上岗作业。在人员招聘环节,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件,核实其有效性和真实性。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复审,督促他们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保证其技能和知识不断更新,适应新的安全要求。对资质过期或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坚决禁止其从事特种作业,从而降低特种作业环节的安全风险。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必须从制度、技术、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彦.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水上安全,2023,(10):163-165.
[2]巩继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7):108-109.
[3]白小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63+65.
[4]魏东.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