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会着重关注水的清洁度问题。实际上,如果水中存在有毒有害的物质,就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将水资源投入使用之前,专业的检测部门需要对水质展开检测工作,判断水的成分,分析是否能当成饮用水使用。而如何使用技术手段提高水质检测工作效率、准确率,就是相关检测人员目前的主要工作重心。
1.常见气相色谱技术的主要类型及操作要点
1.1使用气固色谱技术
针对饮用水水质的基础检测需求,工作人员可以考虑推广使用气相色谱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有效检测水中复杂污染物质的具体种类,能满足饮用水的精细化检测需求。据了解,新时期这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演变出了两种类型,分别是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检测。从气固色谱技术特点上分析,该技术主要的作用是对被检测样本中的固体颗粒物成分进行检测,并科学有效的吸附这些杂质,达到净化水体环境,提升水资源清洁度的目标。注意在使用这项技术时,要学会使用色谱柱进行色层分类,精准确定固体颗粒的含量和种类,进而对该水源能否引入供水渠道给出正确的判断。
1.2使用气液色谱技术
由于水中的污染物质不仅有固体颗粒物,还有很多溶于水的物质,需要进行液体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此时,就涉及到使用到气液色谱技术的问题。实际应用该方法时,针对可蒸发、分流饮用水内的物质,应去除水体内的部分容量,确保后续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气液色谱法还可用于化学检测,不会对水体内的物质成分产生影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该技术在现阶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过,该技术有一定的操作难度,需要保证基础设施完善,且人才的专业水平符合要求。这就需要相关检测部门做好设备采购和人才培养工作,以保证技术的使用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依托气相色谱技术检测饮用水水质的过程
2.1判断水中是否存在酚类复合肥
酚类复合肥料会危害人体的干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由于酚类物质的残留时间长,很难完全溶解,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容易造成胎儿畸形,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大。基于此,在推广使用气相色谱技术时,工作人员应专门针对酚类复合肥展开检测工作。具体操作流程是:借助电气设备捕获器,设置5%固定相、95%苯基的毛细管柱,长度30m,直径25mm,膜厚度0.25μm。测试时,以程序升温法为主,检测出水体内的DDT异构体、一般异构体。据了解,该方法还可用于检测七氯水、硫丹、化学试剂等。
2.2判断水中是否存在有机磷
实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机物质有很多,工作人员在落实水质检测工作时,应提前分析不同物质的特点,编制具体的检测计划。例如,有机磷酸酯通过呼吸、皮肤、消化系统均能进入人体,对各个器官组织造成危害。在检测有机磷时可应用气相色谱法,借助硝酸盐氮检测器,以50%固定相、95%苯基的毛细管柱,长度30m,直径0.25mm,膜厚度0.25μm。通过温度程序检测水体内的二甲双胍、甲基对硫磷、敌百虫等有害物质浓度。及时给出真实的检测报告,能为人们安心、放心的使用饮用水资源提供必要保障。
2.3判断水中是否存在有机氯
如果水源所在的区域有农业产业,就要考虑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是否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这类水源的水质检测重心是依托技术手段排查有机氯的含量。结合有机氯的危害来看,如果群众喝下含有该物质的饮用水,就会造成肝脏代谢负担,导致体内存在大量毒素,容易引发器官功能下降的问题,甚至造成衰竭现象。因此,检测人员必须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灵活掌握气相色谱技术的操作方法。比如,可以使用电子捕获模块、毛细管柱,在合理控制检测温度的前提下,规范化测出有机氯的浓度。
2.4判断水中是否存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使用气相色谱仪可检测水体内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检测中,应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及相关标准,检测水体内的三氯化物;通过自动顶空进样器检测饮用水内的挥发性酚、溴苯;通过气液平衡法处理水质采样问题。此外,在气相色谱仪上配置顶空进样器,对饮用水内的丁二烯、间二甲苯等物质进行检测,增加蒸汽体内的挥发性酚浓度,保证检测灵敏度。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气相色谱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高,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而且,检测的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基于此,新时期该技术的利用率达到了95.6%以上。
2.5判断水中是否存在苯系物
水体中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种类有很多,而不同物质的检测难度有一定差异,需要采取不同的检测措施。以实际开展饮用水中苯系物的检测工作为例,由于微量的苯系物就会对水质造成较大的污染,无法直接饮用。所以,技术人员应重点依托色谱柱和污染物培养、分离试验操作,判断出苯系物的具体含量。必要时,还可以探讨如何在技术支持下溶解、吸附、过滤这种物质,满足人们对饮用水的使用需求。这项工作还要求检测人员能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总结日常工作经验,研究科学优化技术操作方法、简化工作流程的对策。
结语:饮用水的污染问题通常会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周围发展农业、工业产业时,就会导致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增多。由于这些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不能直接引入供水管道中。所以,检测部门需要积极依托气相色谱技术,进行精细化的水质检测工作,出具正规检测报告,来判断哪些地区的水资源可以作为饮用水使用,为人们的用水安全性、卫生性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敦伦.关于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3,13(7):28-30.
[2]乔瑞云,张玉利,高煜.探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3,(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