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视,有助于学生快速发展,以便能够更好面对今后复杂的就业形势。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这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拓展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行为素质
航空服务行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航空服务行业专业人才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提升,中职作为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指导,提升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推动航空服务行业的发展,为航空服务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平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场所,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该作为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办学的主要任务。在中职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指导的过程当中,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拓晨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行为素质。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航空服务职业技能比赛、英语演讲比赛以及航班情境模拟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式,在实践中考验学生的应急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培训基地
建设实习培训基地的目的是让高校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实际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的感知力,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能达到航空企业的用人要求。实习培训基地的建设应当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原则。高校合作的航空企业应当为学生提供实训的设备、专业的指导人员、实训场地等,还应努力与高校合作开发培训项目,完成空乘专业技能和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最终达到实习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校和合作企业一起制定学生的培训计划、一起共享教学设备、一起实施教学过程,一起监督培训的教学质量,将会是高校航空服务专业实习培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高校借助合作航空企业的设施、、设备、人力资源等优势,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测试中心、综合服务模拟仓、服务人员培训等,由航空企业提供专业的工作人员担任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高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实习培训;另一方面,有效的利用校企之间的合作,与航空企业签订固定的学生实习协议,与航空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根据自己企业的需求与高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为自己企业培养人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学校、航空企业政府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但是许多航空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深入的参与。在校企合作中经常出现合作不规范、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不明显,有时候个别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学校、航空企业、政府三方从制度方面给与保障和解决这些问题是迫在眉睫的.
三、活动开展,融合职业道德素养
中职学生有一大部分会在毕业后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基于当前就业形势,各个用人单位都比较看重人才的道德品行,甚至有单位认为技能可以在后期慢慢提升,但道德品行如若不佳,则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因而中职管理中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该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作为德育开展的内容。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形式模拟职业工作的场景,并通过预设职业开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而学生则通过对问题的应对和对情境的演练来清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路径。
四、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
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质培养,是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需求,是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办学的主要任务,也是航空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质,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所以中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航空服务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需求。在中职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指导的过程当中,中职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指导教师要注意以职业遒德为重点,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结束语:
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中职院校应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全员、全程育人,将素质教育涵盖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各项素质目标,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都有贡献作用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冉.中职航空服务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与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李德均.中职空乘专业男生体能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袁晓燕.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