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向其他领域进行渗透。然而,由于部分人员对BIM技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使得BIM技术在其他领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严重阻碍了BIM技术的发展与传播。通过对BIM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笔者认为BIM技术在今后各个行业中,将会有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对国家的经济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BIM技术进行深入地了解。
1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特点
1.1 可视化
BIM软件创建的三维模型可提供直观的可视化效果,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更清楚地展示建筑结构形态、空间关系和材料属性,以帮助设计人员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此外,可用于与相关利益者的沟通,包括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和施工方等,使其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意图,减少误解和纠纷,提高设计项目的成功率。
1.2 共享性
建筑信息模型可作为共享平台,将建筑信息集成在一起,包括几何数据、参数设置、构件属性等,使得设计团队可在同一模型中协同工作,实时共享设计变更和更新。通过共享模型,各学科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可相互关联、交互,提高设计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1.3 协调性
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多个学科的协同工作,包括结构、建筑、机电等。基于BIM模型,建筑结构信息可在一个集成环境中进行协调和冲突检测,设计人员可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和问题。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明确BIM建模流程
在实际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之前,需根据图纸建立BIM模型,为了保证BIM建模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建立完整的BIM建模流程,具体流程如下:第一,项目BIM工程师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利用Revit建立最初BIM模型;第二,在建模过程中对发现的图纸潜在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解决措施;第三,创建各个工点场布模型,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部署;第四,对几何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并形成报告;第五,基于初步模型进一步深化设计,提高模型精细度;第六,各专业BIM模型数据进行集成、整合,进行碰撞冲突检查,施工深化出图、工序工艺模拟施工,三维可视化交底。
2.2 地形、地貌检查
利用无人机进行项目施工现场勘测,可第一时间了解现场工况,利用可视化可攻克复杂地形方案设计,进行施工现场可视化模拟,辅助项目部进行施工决策,使项目管理做到精细化管控。与此同时,还能体现全线工程范围与各类障碍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分析做出合理的平面布置,便于施工现场工作开展进行部署,优化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编写。
2.3 整体布局规划
在实际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施工范围以及周边环境,通过建立场地BIM模型,在场地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的模拟分析成果或数据,减少对交通的占用,合理规划进出路径。场地布置是利用BIM技术对施工期间不同阶段现场的生产及生活设施,包括办公及生活临建、机械设备、材料堆场、道路交通等进行科学规划布置,正确处理好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工程项目施工总平面布置精细化管理效果。同时可完善企业标准临建族库,方便后续工程应用。
2.4 数字表面模型
将利用无人机生成的数字表面模型显示在电脑中,任何区域清晰可见,且坐标、标高等信息随时读取,通过地形地貌与基础、道路、线路等专业的配合可为大型机具和设备的位置和朝向的确定提供依据,辅助现场勘察,为大型临设布设提供决策依据,实现项目超前策划和快速履约。
2.5 碰撞检查
对场布方案进行多次模拟,利用BIM技术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可视化调整方案,提高场地可用空间利用率,确保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通常情况下,在实际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其过程较为烦琐,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疏忽,很容易造成管道之间的碰撞,且设计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也为后期的安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BIM技术的应用对于不同模型的设计而言可以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分析工具对电气、水暖、通风的管道碰撞类型进行分析,并明确各管道的位置。
2.6 深化设计
应用BIM技术对深化设计的组织与协调进行研究,可以在满足业主方的需求前提下,使施工图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阶段对设计图进行延伸,对图纸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将设计图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满足现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条件下降低成本。
2.7 可视化施工方案设计以及技术交底
利用BIM技术制作三维动画模拟、工序工艺动画模拟、BIM成果图展示,在施工前协调相关部门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解决复杂节点施工工艺相关问题;提高施工交底质量,指导现场施工,使施工交底更加形象直观,最终形成三维技术交底报告。项目利用BIM技术搭设模型,形成直观三维模型发现图纸问题并及时反馈,辅助完成图纸会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作用下,BIM技术的实际应用愈发的完善、成熟,在多个领域都发挥着很好的效果。其中,建筑工程的建设阶段是可以利用BIM技术提升建设质量和建设标准的,因此受到了建筑单位的高度青睐。BIM技术的优势特点较为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处理建筑结构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BIM技术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技术性,需要建设单位相关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应用能力。目前,BIM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中的核心基础,能够在更高的维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韵.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居业,2024,(06):127-129.
[2]潘健军.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08):97-99.
[3]索耀,孙旭杰.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24,(02):68-70.
[4]李静.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9):115-117.
[5]赵英浩,黄洒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6):51-53.
[6]冯耀纪,梁丽丽,黄平,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2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