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投资项目之一,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将信息化管理正确运用到施工管理当中,更好提升施工管理效率,是现阶段建筑业应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大型建筑工程当中,因为施工周期比较长,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并且投资较大,对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为了显著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内容如下。
1加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价值
第一,加强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持下,施工单位可对工程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保证各项施工操作满足设计要求与规定标准,同时,强化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整理,帮助管理人员快速找到工程内部潜在的质量问题,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预期要求[1]。
第二,强化信息化管理,能够提升工程成本控制效果,在工程施工期间,各类资源的消耗与费用支出均比较大,通过强化信息化管理,施工单位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决策,进而提升项目的整体成本控制效果。
第三,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可有效减少项目风险发生概率,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各类风险因素层出不穷,例如,质量缺陷与施工事故,以及工程工期延误等等,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施工单位能够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密切监控与预警,一旦发现潜在的风险问题,能够立即处理,针对项目管理人员来讲,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并采取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项目风险的发生。
2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信息认知存在一定局限
管理人员对信息认知存在一定局限的原因主要来自多方面,一方面,因为对传统施工管理模式过于熟悉,使得很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理解不够深入,单纯认为信息化仅是技术层面的运用,忽略了其在成本控制与管理效率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通常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但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与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很难全方位地推广信息化管理。
2.2缺少明确的信息化标准
首先,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科技的全面进步,信息化管理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行业标准的制定通常会滞后于技术发展速度,使得很多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不能被有效纳入标准体系当中,出现标准缺失现象[2]。
其次,企业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当中,不同企业的规模与技术水平均存在很大差异,此种差异性,使得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变得特别困难,不同企业内部可能会采取不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工具,很难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最后,缺少统一的监管机制。当前时期,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信息管理来讲,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影响各项标准的执行与落实,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自身的信息化标准,也很难得到良好的监管与评估。
2.3信息化软件不成熟
信息化软件不成熟的原因主要如下:第一,软件研发方面缺乏人才,使得软件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受到一定限制;第二,软件在设计与开发期间缺乏和具体业务需求的有效对接,导致软件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第三,一些软件在数据交换与共享层面存在障碍,使得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孤岛现象特别严重[3]。
3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用
3.1提升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
3.1.1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
为确保信息化管理宣传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宣传教育目标,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让广大员工掌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更主要的是让其明白信息化管理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价值,以及其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针对广大员工来说,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不单单是一个技术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维,其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产生,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
其次,管理人员还需制定一个科学的宣传教育计划,此计划主要包含宣传教育内容和实践,以及地点和参与人员等等,在内容层面,要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不但要讲解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论,也需要展示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详细案例;在时间层面,要正确安排宣传教育时间,保证宣传活动不和正常施工工作产生较大冲突;在选择地点层面,尽可能选择在施工现场与会议室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员工能够更为直观地掌握信息化管理;针对参与人员来讲,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所有员工,均能够主动参与到宣传教育当中。
最后,要充分考虑宣传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宣传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培训和讲座,包括案例分析等等,在方法层面,要特别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广大员工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到信息化管理相关知识,同时,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让广大员工更好地了解到信息化管理的前沿技术与最新动态,组织专业的培训课程,让员工系统地学习信息化管理有关知识,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能够让全体员工更好地了解信息化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效果[4]。
3.1.2加大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
通过加大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能够确保信息化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是保证信息化管理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管理人员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科学的信息化投入计划,保证资金充足,并且明确其基础具体用途,还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比如,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等等,进而有效缓解自身的资金压力,在资金使用期间,还需加强监管,保证每笔资金均获得有效运用,严禁出现浪费与挪用现象。
3.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标准
3.2.1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更新
为了有效解决行业标准滞后性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包括高校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与更新,还要紧密关注国际上先进技术与标准,将其有效纳入我国标准体系当中,为了进一步缩小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还要全面促进不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企业参与到信息管理的培训与研讨会当中,分享各自经验,不断提升行业信息化管理质量。
3.2.2建立统一监管机制
为保证信息化标准获得有效地执行,管理人员还需制定一个科学的监管机制,可设立专业的监管机构或者委员会,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管与评估,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需要采取有关惩罚措施,保证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5]。
3.3加快信息化软件开发进程
3.3.1加大软件研发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特别重要,因为科技的全面发展,软件研发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地区进步的关键力量,为了更好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加大软件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在人养人才培养层面,需要从基础层面抓起,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培训机构需要构建更多和建设工程信息化有关的专业与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培训,同时,企业也需要踊跃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和高校共同开展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实际的工程案例,提前熟悉后续的工作环境。
另外,针对在职人员还要加强技能培训,企业内部可以按时开展技能培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分享最新的技术动态与应用案例,鼓励广大员工踊跃参与到各类专业认证考试当中,不断提升个人竞争力与专业素养。在人才引进层面,要不断拓宽视野,主动寻求和国内外优秀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设立联合的研发中心,并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等,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团队当中,制定出完善的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空间,让其能够更好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与潜力,在人才引进的过程当中,还要特别注重本土人才的发掘与培养,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可以鼓励本土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建筑工程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当中[6]。
3.3.2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房屋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流程如下:
第一,做好平台功能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加强进度管理。利用平台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工程进度偏差,采取科学的调整措施,确保工程可以按时完成,同时,做好资源管理工作,平台可以对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类资源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包含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以及设备资源等等,通过正确调配各项资源,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在质量管理层面,平台还支持质量检测与评估功能,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监控,并加强数据分析,保证工程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平台还具有安全监控与预警功能,针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隐患,能够快速发现并处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更为安全[7]。
第二,明确平台技术架构组成。为保证平台能够稳定运行,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科学的技术架构,主要包含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以及网络架构等等,在选择硬件设备的过程当中,需要选取稳定、可靠、高性能的硬件设备,由此能够保证平台保持稳定运行;在选取软件系统期间,要选取适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软件系统,比如,建筑信息模型和项目管理软件等等,不断满足平台的各项功能需求,还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针对各项施工数据,进行集中化存储与管理,保证数据更加准确、完整;在网络架构层面,需要建设一个可靠稳定的网络架构,保证平台和施工现场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稳定。
第三,加强平台维护和升级,为了保证平台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实现不断优化,工作人员要按时做好维护与升级工作,例如,按时检查平台硬件设备运行情况,如果发现设备或者部件出现损坏,要及时更换,按时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与升级,针对已知的错误与漏洞要及时修复,不断提升平台的各项性能与安全性,针对平台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与恢复测试,保证数据更加可靠、安全,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针对平台的功能进行有效拓展与优化升级。
3.3.3注重和业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在软件设计与开发期间,还要特别注重其和具体业务需求之间的深入对接,通过全面了解房屋建筑工程工作流程与管理需求,可以保证软件的功能与界面设计,更加满足用户实际要求,不断提高软件的利用率[8]。
为了更好解决数据交换与共享层面所存在的障碍,工作人员还要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建设,通过构建完整的数据资源调度中心的系统,能够确保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实现互通与共享,还要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数据更加完整、安全。
4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能够得知,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正确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不但能够确保工程内部各项资源获得良好利用,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所以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文静.“互联网+”背景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研究[J].散装水泥,2023,(06):19-21.
[2]高启.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24):94-96.
[3]刘兆辉,潘曦,徐大为,等.基于实际监测数据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能耗分析[J].建筑施工,2023,45(12):2536-2540.
[4]林锦洪.亿联总部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建设的进度管理探究[J].广东建材,2023,39(12):152-153.
[5]洪志山.智慧化工程管理技术在智慧工地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3,8(23):128-130+150.
[6]吴晶晶.建筑工程中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策略研究——以贵州省贵安新区翰林园项目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3,(22):127-129.
[7]薛云亮.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3,(10):160-162.
[8]袁友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文化,2023,(10):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