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计划市场经济下,各个企业成为了计量工作的主要对象,使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朝着商业化经济方向转变。并且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对计量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计量的定级升级尤为迫切,此种背景下交通计量工作的进行变得举步维艰。而交通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将标准化计量作为基础。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应明确交通计量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出交通计量的作用,以更好的推动交通行业的经济发展。本文就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计量工作发展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交通计量的主要工作特点和现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计量主要有交通专业计量和交通专用计量两种。交通专业计量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用于管理交通行业的通用计量设备,并形成通用的研究标准。而交通专用计量专门针对交通领域的一些计量器具的管理。专业计量主要用来管理一些港口的大型货运计量设备、航道以及交通工业产品设备,而专用计量则主要用于管理公路工程的检测设备,定向和定位设备等。两者虽都属于交通行业的计量工作,但是专业计量更加强调技术法规的重要性,利用法规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交通行业相关计量设备的生产和管理。而专用计量除了需要相应的法规制度之外,还需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出具一套更适合交通行业自身发展的计量管理机制,以显著提升总体的计量质量。但是,无论是专业计量还是专用计量,受计划经济的理念影响还较大,而市场经济背景下,交通行业的计量内容和制度也应相应做出创新,以更好的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1】。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交通计量工作的更好发展
(一)、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构建完善的计量管理机制
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起到宏观调控作用,而市场则是微观调控,通过两者的调控作用,就能给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受归口部门的牵制,主要的服务对象和影响对象则成为了市场,最主要的发展目标是满足市场需要。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就不能再使用行政手段管理,而是应以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主要目标。目前国家也颁布了相应的质量标准,该标准的出具紧密联系了企业与部门之前的关系,而部门也应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给予企业一些帮助,让其的计量管理工作朝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应给予不具备计量能力的企业一些扶持,结合市场条件,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以给交通行业计量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支撑【2】。
(二)、构建健全的交通计量法规体系,发挥法规的引导作用
就针对目前交通行业的计量法规而言,其还未形成完善的法规体系,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还需要构建比较健全的计量法规,来发挥出其的引导性作用。例如:港口所使用的计量器具要具备相应的使用规范,同时明确配备相应计量设施和设备的港口、港口工程的建设规范,对于与国际船舶航行接轨的船舶通信导航设备也应设置规范。此外,对于一些已经不适用于企业计量工作开展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废止,否则不仅无法保证计量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同时也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3】。
(三)、积极研发和创新计量工作需要的设备和技术
在交通计量工作方面,国家也出具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但是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措施一般具有普适性,还不针对特定的企业和行业。因此,对于交通行业而言,其也应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制定属于该行业的计量法规,在利用法规引导性作用的基础上,还应给计量工作所需要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技术条件,让其能够具备更强的技术竞争力,研发出更多高质量的计量产品。其次,还应确定科学的专用计量器具,并基于此来形成专业化的计量检定规程体系表,利用该表来指导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同时根据该体系表的具体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量传系统和计量标准器。在发展过程中,还应统筹各项资源,找出当前交通计量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集中精力,统一力量解决技术问题,弥补劣势,发挥优势。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还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相关财务部门就应加大对资金的扶持力度,既要确保资金的扶持能留得住高质量研发人才,同时也应做到可以采购高质量的研发器具。此外,计量器具的技术研发还需要征得技术研发部门、计量主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统一,且各部门之间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以全力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计量改革【4】。
(四)、统筹做好实验室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专业计量检定站的认证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
目前计量认证的专业机构还较少,但其实很多科研所、大学实验室等都已经具备了计量检测标准,只是缺乏相应的认证资格。因此,就应统筹做好实验室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赋予相关机构计量资格,让试验研究的数据能够更统一、更精确和更可靠,这样所研制出来的产品质量才会更高。在此基础上,就应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组建专业的评审团队,实现对计量检测标准的认证,同时也能保证认证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针对此工作,之前交通部门也做过相关工作,但是工作未形成系统性,并且工作的进行也主要为了完成相关任务,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交通企业而言,其也应积极做出创新,尤其是要根据交通行业的发展特点,出具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以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产品的正常生产,同时也保证产品的质量。此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条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技术法规体系,同时也可建立可以进行计量认证的实验室,提供必要的计量认证条件,让计量认证工作能够更顺利的进行【5】。
结论: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推动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相应的交通计量标准和方法也应及时更新,以更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行业的发展需要。而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着产品质量。因此,本文在研究时,首先分析了交通计量的主要工作特点和现状,并从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构建完善的计量管理机制、构建健全的交通计量法规体系,发挥法规的引导作用、积极研发和创新计量工作需要的设备和技术以及统筹做好实验室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专业计量检定站的认证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来统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计量工作,以更好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强化计量基础工作 加快交通事业发展步伐[J].交通标准化,1998(02):30-32.
[2]陶月玲.继往开来 抓住机遇 搞好交通计量工作[J].交通标准化,1998(01):19-20.
[3]茅庆潭.关于促进交通标准化、计量技术进步的基本政策建议[J].交通标准化,1997(01):7-9.
[4]陈柏年.贯彻实施交通计量技术政策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J].交通标准化,1996(04):10-12.
[5]周启珍.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工作的生存和发展[J].工业计量,1995(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