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产生静电的主要因素是外力作用。很多原因可能导致静电产生,大多情况下对人和物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电子设备,特别是航空电子设备,在设计和生产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都会对静电防护进行特别注意。但是在维修的过程中产生静电,也可能有对航空电子设备产生影响,所以应该对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的静电防护进行充分重视。
1飞机维修中产生静电的危害
从静电起电到静电放电是静电发生的过程,静电起电作为静电发生的初始,是静电进行积聚的阶段,在静电的积聚过程中,并不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危害,但静电的放电过程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很大的危害,静电经一定的时间积聚,形成静电源,与设备本身电荷产生耦合,将其释放或传到出来,虽然由于静电放电导致的电子设备立即失效的机率不过一成,但长此以往,不注意对静电的防护,会导致静电的不断积聚,在某个临界点彻底的爆发出来,届时轻则导致电子设备失效,重则致使航空器产生故障断路,面临的不仅是财产的损失,更会对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总的来看,静电的危害表现:首先,由于静电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静电的积聚会使电子设备上累积尘土,降低了电子设备中各个部件的绝缘能力,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静电处于放电中会产生瞬间的热能,对电子设备中的元件产生影响,甚至烧坏电子设备。
2飞机维修中静电的来源
飞机设备很多都是用金属或者复合材料,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摩擦、流动等,这就给静电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静电都可能对机载静电敏感设备造成损坏。飞机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静电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修过程中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维修人员衣物的摩擦,与维修工具或者电子设备之间的摩擦等都可能有静电产生。(2)所使用的的工具和检测仪器之间产生的静电。检测仪器自身可能产生静电,也可能与其他使用设备之间产生静电。(3)航空电子设备本身积聚的静电。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降落过程会与地面产生摩擦。这些摩擦的过程都会产生静电,如果所产生的静电不能被充分释放,则会在机身积聚,把静电传递给其他部件。
3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静电防护措施
3.1正确张贴静电防护标记
日常工作开展时因一些电子设备维修人员强烈静电防护意识尚未形成,而借助电子设备表面静电防护标记的正确张贴,能够对维修人员起到一定提醒作用,促使其在维修电子设备过程,能够对自身行为规范加以注意,确保因摩擦及接触而产生的静电得以减少[2]。应注意张贴过程需要保障张贴的正确性,同时要针对一些具有较高精密程度、可更换或易于维修的电子元件上进行张贴,如设备架及金属航线可换件盒等都需要进行张贴。此外,对于部分可直接用电源进行供电的电子设备来说,也应该把静电防护标记张贴在顶盖户背面,而电子设备维修人员对这类电子设备进行拆卸的过程,可以把保护措施提前做好,确保静电产生得以有效减少。
3.2建立静电防护的环境
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航还款电子维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静电方面的问题,所以,电子设备在实际开展制造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周围的空气进行防护,还需要对空气中的杂物进行清理,确保其自身的湿度条件能够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而在实际选择电子设备和材料的过程中,还需要避免选择静电强度较高的材料,从而保障能够减少电子设备自身的静电荷载。
3.3静电以及防静电设施的检测
维修车间在装备了各类防静电设施以后,还需要对有关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对各类防静电设施开展定期的检测以保证它的功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静电场检测静电场检测仪能够用于检测特定区域内或者是部分特定的物体上的静电电压,它的数据能够运用于验证或者是改进防静电厂房设施的效果。2.防静电设施检测针对各种防静电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以及维护。例如可以使用专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来测试室外大地至室内接地点是不是已经连接好;可以通过使用表面电阻测试仪验证防静电地板、台垫以及包装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是不是可以满足要求;运用数字万用表或者是腕带测试仪可以检测到腕带阻值是不是处于正常状态。
3.4强化对所有工作人员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
电子工程进行中,不能忽视人的重要性,应该创建完善的培训机制,按照既定的培训机制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到静电防护工作的重要性,这样能够优先的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意识。同时,还应该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不能上岗,只有通过考核之后才允许上岗,这样能够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严格的按照静电防护的相关要求工作,避免静电对电子工程以及人身造成危害。
3.5正确维护使用静电放电刷
放电刷指的也就是静电放电刷,其主要作用在于放掉飞机上面的静电。一旦雷击发生以后,放电刷常常会出现损坏,这些是由放电刷的形状所决定的,在机翼或者是操纵面后面的尖锐元件常常会成为雷击的出口。放电刷出现的损伤一般包括了物理损伤以及内部损伤两类。物理损伤指的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放电刷本体上的一些物理损伤,例如扭曲等。内部损伤指的是内部结构出现的损坏,而致使的电阻值出现变化,如此的损伤常规下需要利用兆欧表测量放电刷尖端以及放电刷底座当中的电阻以进行确认。
3.6注重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与素质方面的培训
航空电子产品维修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维修工作人员需要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少部分院校设有静电防护类的课程。并且,目前大部分航空电子产品维修人员对于静电防护知识只停留在表面上,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其对于静电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没有较强的防范意识,以至于航空电子产品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没有给予静电防护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挑选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维修工作人员,并且,在正式上岗前,需要对其进行静电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使其具备较强的静电防护意识。此外,还需要维修工作人员对工作流程足够熟练,并且还可以熟练运用维护设备,从而使维修工作人员可以积极主动的在维修中做好静电防护工作。
3.7加强电子元件的设计
为了降低民航电子维修中产生静电危害,必须要加强电子元件的设计。通常情况下,可以在设计当中采用以下措施:首先,针对不同的电子元件,寻找出静电通路,并在该部位上安装相应的电阻,通过电阻对静电的消耗,达到防护的作用。从理想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与正常的设计相比,所需要投入的资金相差不多,是一种很容易实施的方式;其次,一些电子元件受到性能的影响,若在通路上安装电阻,会干扰到其正常的性能,对于这些电子元件来说,就不能使用增加电子的方式,而是要采用加载单二级管电路的方式,即在电源部位,上拉或下拉一个二极管。最后,在整个电子元件当中,还存在一些容易产生较大的静电,或者是对抗静电能力要求较高的产品。对这类产品进行静电危害防护时,可以采用加载电阻、电容、二极管组合电路(简称RCD组合电路)的方式。
结束语:航空静电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防止静电荷的聚集和释放聚集的静电荷。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手册正确安装搭接线、接地线、放电刷等,定期测量阻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更换部件时注意防静电,储存电子器件时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才能把静电控制在不产生危害的程度之内。
参考文献:
[1]郑英兰,付强,李文昌,等.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RS-485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案[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11):68-70.
[2]王越.谈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静电防护措施[J].科学中国人,201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