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患者中占比较高,该部位由于血液供应丰富、愈合难度相对较低。但是,肌肉附着容易出现髋内翻、畸形连接及跛行等问题,且患者长期卧床能增加并发症发生率[1]。为了缓解疼痛、降低死亡率,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干预模式则能针对疾病特点,制定随访单,借助互联网及微信等社交软件,积极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服务[2]。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69.28±4.31)岁;Evans分型:I型21例,II型20例,III型8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摔伤31例;观察组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61-82)岁,平均(68.19±4.27)岁;Evans分型:I型19例,II型21例,III型9例,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摔伤27例。本研究得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患者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2)均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首次就诊;(3)能独立行走并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开放性或陈旧性骨折;(2)严重内科疾患、无法交流及生活自理者;(3)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耐心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讲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对自身情况更加了解;正确指导患者生活,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
观察组:联合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干预模式。(1)成立护理小组。结合本科室人员配备,由护士4名、骨科医生1名及营养科医生1名,成立长期随访专业护理小组,建立微信群,并于出院当日积极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备注中修改患者的个人信息,指导患者正确的拍摄和传送出院后的恢复等具体流程,便于后期提供远程干预和指导;(2)制定长期随访单。由骨科与营养科医生,通过微信平台,结合患者中的疾病特点,征集患者出院后的相关知识,制定出院后长期随访单,内容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运动锻炼、饮食注意事项、翻身行为、血管瘘等,叮嘱患者出院后严格执行长期随访单,完成的护理内容进行打勾,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随访单可进行调整;(3)强化随访护理,巩固治疗效果。由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增加个人及家庭负担,容易产生自责感。因此,出院后应基于随访单,结合患者每次随访结果,缓解患者治疗的压力感和愧疚,让患者充分意识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普遍性、正常性,通过病友交流会、户外活动等,分散患者注意力,改善其角色功能;积极邀请家属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温暖,激发自身潜能,两组均完成4周护理。
1.4 观察指标
(1)自我护理能力。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从体质量控制、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每项100分,得分越高,自护能力越佳[3];(2)依从性及满意度。两组干预后评估患者依从性(遵医治疗、定期复查及生活管理)和满意度(干预方法、服务态度及症状改善),每项100分,≥90分为依从/满意[4]。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4周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观察组体质量控制、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x̄±s)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遵医治疗、定期复查及生活管理依从性和干预方法、服务态度及症状改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和满意度比较[n(%)]3 讨论
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干预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将医院的护理服务延伸并扩展到院外,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的专业内涵。袁媛等研究表明[5],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干预模式能严格执行制定的随访单,并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多方式和途径进行干预,避免患者出院后的脱节,能及时弥补院外护理支持不足的缺口。同时,该护理模式能提升出院病人疾病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更加合理的应对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家庭治疗水平,使得出院得到更加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有助于促进病体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控制、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治疗、定期复查及生活管理依从性和干预方法、服务态度及症状改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从该结果看出,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模式能提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及满意度较高,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长期随访单的护理模式能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可获得较高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晓明,吴鹏,田学林,等.数字化角度仪精确导向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10):1065-1067.
[2]郭双,郭月超,郝红丽,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5):674-677.
[3]赵克聪,张宝翠,范静宇,等.持续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2):170-174.
[4]汶昕,谭晓云.整体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术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2):2615-2619.
[5]袁媛,喻博,焦竞,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9):12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