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中骨髓腔输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研究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心肺复苏术中骨髓腔输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研究[J]. 医学研究前沿,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4.
摘要:
探讨网络在骨髓腔输液技能操作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示教室给予临床技能操作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其关注微信,此微信中有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可随时点击学习,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技能操作的时间,得分情况。
关键词: 网络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术临床技能操作骨髓腔输液
DOI:10.12721/ccn.2023.157054
基金资助:

结果:试验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骨髓腔输液临床技能操作时间短,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将网络用于骨髓腔输液的临床技能教学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在网络用户中已经成为使用最多的通讯软件[1]。因其操作简单,信息保存时间长,信息丰富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的喜欢,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关注此网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教学方法

1.1教学分组

将1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3例,女2例,试验者男2例,女3例,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在示教室给予骨髓腔输液临床技能操作带教,讲解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让其关注某一微信,学习临床技能操作视频,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技能操作的时间,得分情况(百分制)。

1.3统计学方法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处理试验结果,用均数士标准差(x̄±s)来进行表示,组间的比较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骨髓腔输液穿刺临床技能操作时间短,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骨髓腔输液穿刺教学效果评价(x̄±s)

对照组:操作时间(分):14.17±1.55;操作得分(百分制)81.73±3.78。

试验组:操作时间(分):8.61±0.81*;操作得分(百分制)92.11±5.3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教学多采用授课式教学[2],以教师为主题、“填鸭式”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差别较大,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掌握能力低。

微信以互联网为媒介,支持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且具有更新快、回复快、移动即时通信等特点[3],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护理等各行各业,并取得良好效果[4,5]

此研究中,试验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技能操作时间短,得分高,充分表明试验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很好地掌握了需要考核的临床技能操作,这与平时的多次观看视频是分不开的,原因是查找信息简单快捷,人民更多的是倾向于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很少通过手机查看邮件。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通过微信进行临床医学的技能操作教学,可以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充分掌握教学内容,而且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效果明显,值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田丽娟,史磊等.医院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3):378-381.

[2]黄燕,王晓颖等.微信公众号对病案复印工作效率的影响[J].现代化管理,2020,21(3):37-38.

[3]丁鑫,钱占红,任存霞,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及形成性评价在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25-26.

[4] 庄伟煌,黄茂娟. 微信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0):101-102.

[5]王爱民. 微信应用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探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4):422-424.

作者简介:胡蓬勃,副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许玲,副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