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输液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骨髓腔输液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研究前沿,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5.
摘要:
住培,是临床医学生医学院校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参加的继续医学再教育。骨髓腔中有很多高度分化的非塌陷的静脉网,与血液循环相通,这些非塌陷性的微小静脉网络可以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灌注到其周围的液体,通过骨内静脉窦将其迅速转运到体循环之中并加以吸收利用。骨髓输液具有以下优点:①建立输液通道迅速;②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内应用;③能经骨髓内加压快速输液;④骨髓穿刺可作为检测标本采取的途径。因此在我国医务人员中普及骨髓输液技术,对于院前急救、重大灾难事故的抢救及战伤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模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规培学员扮演某一角色技能训练,为住院医师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运用专用的教学工具进行模拟的教学方式[2],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模拟教学骨髓腔穿刺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3.157055
基金资助: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生毕业后接受的继续医学再教育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学,老师为主体,学生缺乏主动能动性。研究发现,模拟教学法能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提供近似真实的情景,在医疗教学中广泛应用[3],为临床医师再教育的培养提供了新方法, 新思路。

1.模拟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模拟教学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规培学员扮演某一角色技能训练,为住院医师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的教学方式[4]。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偏重于应用性,可以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实践平台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学习,也可将临床操作的过程分解反复进行演练,帮助学员对临床技能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模拟教学法的主角是学员[5],都围绕学员展开。模拟医学教学的成功开展有利于学员由学生想临床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最大的好处是利于教师学员之间的互动[6],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在骨髓腔输液培训中的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由科室业务骨干负责教学活动,制定临床技能培训计划,提出的模拟场景,进行骨髓腔输液的演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提高积极性,严格规范管理,强化组织纪律,确保学习效果。

3.骨髓腔输液的原理:

就是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输入血液循环的紧急输液给药方法。可用于输液、输血、给药,也可留取血标本。人体骨髓腔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在骨髓腔中有很多高度分化的非塌陷的静脉网,包括垂直的(Haversian管)和水平的(Volksmann管)血流,与血液循环相通。休克或创伤大量失血的情况下,外周静脉通常会发生塌陷,此时处于骨骼保护之中的骨髓腔内静脉网因其特殊的骨质结构仍然保持非塌陷状态且与体循环保持连接。在骨髓腔内的这些非塌陷性的微小静脉网络可以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灌注到其周围的液体,通过骨内静脉窦将其迅速转运到体循环之中并加以吸收利用。

4.小结

骨髓腔输液模拟教学需要提前制定培训计划,以训练临床技能为主,进一步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综合能力,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优化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何忠杰,王立祥.探索急救之道畅通生命之路[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1):988-990.

[2]吴晶晶,管亚飞. CBL联合指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 (31):69-71.

[3]黄哲人,时俊宇,王慧,等.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4):42-46.

[4]肖凤,胡煜辉,王霞,等. 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105-107.

[5]郭玉娜,李小琳,窦智,等.模拟教学法在疼痛科超声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12):2085-2086.

[6]王霞,蒋松.国家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简介[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0,29(5):499-500.

作者简介:胡蓬勃,副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许玲,副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