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企业生产制造阶段,产品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航空运输安全,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做好质量安全管控,具有一定必要性。航空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在复杂发展环境中能够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具体的工作开展流程,制定合理的工作步骤,以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航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1.航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现状
航空企业性质较为特殊,社会发展对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要求较为严格,所以企业在实际运行期间具有一定难度。航空企业要能够明确自身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承担应有责任,才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但是从当前部分航空企业运营实际来看,还存在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缺乏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具体质量管理内容认识不清晰,整个生产制造流程也没有进行详细的信息记录,而且有些技术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达标,导致航空产品生产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在实际使用期间出现不同类型质量问题,这就会影响航空设备的飞行安全,因此,如何改善以上问题,提高航空质量管理水平,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2.航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2.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航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可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要素,都能够进行科学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中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如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工作范围和资源配置等。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能保障各环节施工作业的高效开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让航空产品得到高效利用。这就要求航空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先要确定具体目的,找到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推动产品生产作业的系统化开展。航空产品生产阶段应持续引进和融入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价值,改善质量问题,为航空企业长远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明确产品质量管理目标
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后,才能进行生产指标的合理划分,以此为依据对各环节生产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通常会根据航空产品的具体类型进行明确,确保能够在不同环境中顺利开展生产作业,做好不同指标参数的检验记录工作,实现航空产品生产制造工作的层次化开展,有助于质量管理目标的逐级实现。若不能分清质量管理工作主次,则会经常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生产过程中矛盾冲突比较多,影响整体生产质量和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目标,并采取完善制度进行质量管理,可提升工作航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形成良好企业风气,推进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人员也会明确自身工作目标,规范自身行为,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促进航空产品生产作业科学开展。需要注意的是,要紧紧围绕总目标来划分子目标。
2.3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航空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要能够发挥自身在航空企业中的作用与价值,做好不同生产阶段质量管理和规范引导工作,严格约束各层生产人员行为,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率。若出现质量问题,先要确定具体影响,找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措施,实现对各类问题的妥善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对企业整体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立质量分析会解决各个级别的质量问题,紧急质量分析会针对突发性无预兆的质量问题,其特点在于随时召开紧急会议,明确质量问题的责任出处,并立即落实改进方案;部门级针对产品部分功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且在召开会议过后检查改进后的产品质量,防止出现二次质量问题;企业级则是针对较大的、难以掌控的质量问题。在落实会议时,应当记录每一个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相关探讨选出最优。
2.4建设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航空企业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可实现从生产设计到产品使用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整个生产流程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都能进行详细记录,通过整合处理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后续查找与应用,在出现问题时可提供可靠依据。这就必须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期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产制造要求,实际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应充分结合航空企业的运营发展特点,以及多种类型产品的生产制造要求,建立适应航空企业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系统。
2.5做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
员工上岗培训时应当对企业内部的运作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让员工一步步实践,每个企业内部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流程都不一致,岗前培训能够帮助员工快速适应企业的运营状态。除此之外,岗前培训应当对员工进行技术测试以及企业内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相关质量技术。员工的技术素质十分重要,而员工自身的人文修养也不能忽视。好的企业人员管理都要从员工的思想教育做起,在选择员工时就应当选择具备责任意识、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员。而在培训时,要让培训员工意识到自身工作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力,加强员工责任意识。有效的人员管理,从员工技术以及员工职业素养抓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减轻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负担。
2.6转变质量管理工作方向
供应商为航空企业提供相关产品时,企业不仅仅需要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还应该了解供应商资质及征信情况,选择征信较好且资质较为全面的企业;除此之外,对于企业供货质量更需要进行检查,对其生产工艺及生产步骤等进行全面了解,在保证设备及产品能够满足航空企业发展要求的同时控制采购成本。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生产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风险控制进行全面策划,加强技术状态、项目、评审等内容的管理,保证各项技术要求能够达到航空企业目前发展需求。质量管理进行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开发及设计,保证输出、修正、复查、采购等步骤能够被有效控制。生产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查,对检查点及关键点进行全面控制,对质量控制进行试验。
结语:航空制造企业在发展期间,不光要重视生产技术方面的提升,也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注重质量管理工作实践创新,将先进思想融入其中,加强现代化质量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航空产品进行全过程、全周期管理,对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管控,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达到航空企业设计标准,满足航空事业的长远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倩.试论新时期航空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J].大众投资指南,2018(10):1.
[2]朱蕙.航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要点[J].管理观察,201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