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增容技术基础研究
李文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文剑,. 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增容技术基础研究[J]. 新材料,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9927.
摘要: 通过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在含有13wt%盐酸和1wt%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可以提高高纯铝箔的比表面积,从而显著提高其容量,以满足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应用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电流密度为0.5A/cm2的条件下,最佳的电流频率为36Hz。此外,经过纯水浸泡处理后,阳极箔经过热处理,将温度设定为500℃,可以得到最优的铝氧化膜晶型结构。通过这些改进,可以使高纯铝箔在固态铝电解电容器中发挥更好的性能。
关键词: 固态电容;阳极箔;电化学腐蚀;热处理
DOI:10.12721/ccn.2025.159927
基金资助:

1实验方法

采用国产107μm厚度,纯度为99.99%的低压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用铝光箔作为原料。为了提高高纯铝箔的比表面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首先,将高纯铝箔浸入0.5wt%磷酸溶液中,在50℃的温度下浸泡3分钟。接下来,将其放入10wt%盐酸和1wt%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在35℃的温度下,以0.6A/cm2的电流密度和35Hz的电流频率下浸泡腐蚀60秒。完成发孔腐蚀后,使用13wt%盐酸、1wt%硫酸的混合溶液,在60℃的温度下浸泡60秒。随后,使用常温的纯水清洗30秒。清洗后的铝箔再放入13wt%盐酸和1wt%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在25℃的温度下,以0.55A/cm2的电流密度和33Hz的电流频率下进行腐蚀60秒。然后再次使用纯水清洗30秒。清洗后的铝箔放入13wt%盐酸、1wt%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在25℃的温度下,以0.5A/cm2的电流密度和28~40Hz的电流频率进行交流腐蚀60秒。之后再次使用常温的纯水清洗30秒。重复进行交流腐蚀-清洗的流程8次。完成扩孔腐蚀后,将铝箔浸泡在2wt%的40℃硝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20秒。然后使用常温纯水清洗8分钟,最后在400-500℃的温度下进行60秒的退火处理。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扩大高纯铝箔的比表面积。

2结果与分析

2.1扩孔腐蚀频率对孔洞结构的影响

在交流电腐蚀过程中,立方蚀孔的边长L与所施加的交流电频率f之间有以下关系:L∝f-0.5,即随着腐蚀频率升高,蚀孔孔径减小,但过分微小的蚀孔在化成时将被氧化膜堵塞,造成小孔的封闭,并且当频率达到某一临界值后,蚀孔内由于物质传输受到阻碍,蚀孔间腐蚀加剧,易造成腐蚀层脱落而使腐蚀箔变薄,不利于腐蚀箔静电容量的提高[1]

随着频率的升高,蚀孔的孔径减小。然而,当频率达到一定值时,蚀孔间的腐蚀加剧,可能导致蚀孔的并孔现象[2]。因此,电源频率对交流电蚀过程具有很强的调制效果。为了进一步确定最佳的腐蚀频率,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组试验,涵盖了28Hz到40Hz共计17个设定值。这些试验中,腐蚀槽液的温度设定为30℃,电流密度为0.5A/cm2,反应时间为60秒。

随着频率的增大,阳极箔的容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频率为36Hz时,阳极箔的容量达到105μF/cm2。然而,当电流频率大于36Hz并继续增加时,阳极箔的容量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

这个观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腐蚀频率可以提高阳极箔的容量。然而,当频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容量开始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蚀孔间的腐蚀加剧以及蚀孔的尺寸变小所导致的。因此,在选择最佳的腐蚀频率时,需要平衡容量的提高和频率对蚀孔尺寸和腐蚀层稳定性的影响[3]

2.2热处理温度对氧化膜结构的影响

根据描述,阳极箔表面生成了一层微米级厚度的氧化铝膜,分为四层:无定形Al2O3层、无定形Al2O3-γ′-Al2O3混合层、γ′-Al2O3结晶层和多孔氢氧化物层。为了促进非晶氧化膜向高介电常数的γ'-Al2O3的转化,阳极箔需要经过热处理工序。

然而,分析表明,在阳极箔的断面方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这导致内层的氧化膜无法充分完成晶型转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两组热处理温度的试验,分别为400℃和500℃。同时,试验条件包括腐蚀槽液温度设定为25℃、电流密度为0.5A/cm2,电流频率为36Hz,反应时间为60秒。图1展示了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观察到的铝氧化膜晶型结构的变化。4.png图1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铝氧化膜晶型结构变化

根据描述,图3展示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透射电子衍射图像,左图对应热处理温度为400℃,右图对应热处理温度为500℃。根据图像观察,当热处理温度设定为500℃时,非晶氧化膜完成晶型转变的程度最高。此时,阳极箔的容量提升幅度达到了10%。

进一步提升阳极箔的热处理温度至600℃以上进行高温处理时,蚀孔层局部会发生高纯铝的熔化并出现再结晶过程。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腐蚀层的局部区域会由于高温熔化作用而导致蚀孔层倒塌,实际表面积会下降,从而使腐蚀箔的比容出现大幅度下降。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可以促进非晶氧化膜向高介电常数的γ'-Al2O3的转化,并提高阳极箔的容量。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蚀孔层的不稳定性,从而对腐蚀箔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4]。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仔细控制热处理温度,以平衡非晶氧化膜转变和腐蚀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3结论

1.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加,阳极箔的容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频率为36Hz时,阳极箔的蚀孔最均匀且致密,容量可达105μF/cm2。

2.热处理温度调整试验显示,在500℃的处理温度下,非晶氧化膜完成晶型转变的程度最高,阳极箔的容量提升幅度达到10%。

综合研究结果,使用99.99%高纯铝箔,在13wt%盐酸和1wt%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应温度设定为30℃,电流密度为0.5A/cm2,最佳电流频率为36Hz。此外,阳极箔经过纯水浸泡处理后,进行500℃的热处理,可以获得最大的容量提升幅度。

参考文献

[1]永田伊佐也.铝箔干式电解电容器[M].日本蓄电器业株式会社,1985.

[2]冯哲圣,杨邦朝,徐永兴.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扩面腐蚀机理的研究[J].电子元

[3]肖占文.电容器铝箔交流腐蚀扩面机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999.

[4]肖亚庆,张新明,靳丽.微观组织对电解电容器铝箔比电容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3,6(6):80-8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