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徐胜永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胜永,. 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水资源科学研究,2024.4. DOI:10.12721/ccn.2025.157036.
摘要: 灌浆技术作为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关键手段,其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通过向结构内部注入特定配比的浆液,灌浆技术能够有效填充裂缝、加固结构,并提升其防渗性能。本文旨在探讨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防渗处理;应用
DOI:10.12721/ccn.2025.157036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对防渗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灌浆施工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浆液的注入,能够有效解决堤坝、隧洞等结构的渗漏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本文将深入分析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方向。

1.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防渗处理能够有效阻止水体通过工程结构的不连续面或缺陷部位渗透,避免造成结构内部的水压增加,从而防止结构破坏、渗漏甚至溃坝等严重后果。此外,良好的防渗措施还能减少水资源的流失,提高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防渗处理更是保障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确保下游地区安全的关键。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渗技术和方法,对于维护水利工程的整体功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2.1水库大坝的防渗加固

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施工技术对于水库大坝的防渗加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枢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灌浆技术通过向大坝基础、坝体或接缝中注入特定的浆液材料,能够有效填充裂缝和孔隙,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从而提高大坝的整体防渗性能。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加固大坝结构,防止渗漏,还能够增强大坝对水压力的抵抗能力,确保大坝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水库大坝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水文地质条件,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下游地区的安全。

2.2堤防与护岸的防渗处理

在水利工程中,堤防与护岸的防渗处理是确保河岸稳定、防止洪水泛滥的关键措施。灌浆施工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堤防与护岸的防渗性能。通过向堤防或护岸的土体中注入浆液,灌浆技术能够填充土体内部的微孔隙和裂缝,形成致密的防渗层,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这种技术不仅增强了堤防与护岸的结构完整性,还提高了其抵抗水流冲刷和侵蚀的能力,从而保障了河岸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为堤防与护岸的防渗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有助于维护河流生态平衡和周边地区的防洪安全。

2.3隧洞与涵洞的防渗补强

在水利工程中,隧洞与涵洞作为重要的输水通道,其防渗性能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程的安全运行。灌浆施工技术在隧洞与涵洞的防渗补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向隧洞或涵洞的衬砌背后、接缝以及围岩中注入浆液,灌浆技术能够填充空隙,封闭渗漏路径,形成连续的防渗屏障。这不仅增强了隧洞与涵洞的密封性能,防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还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确保了隧洞与涵洞在复杂地质和水文条件下的可靠运行,为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良好的防渗补强措施还有助于减少维护成本,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水利设施的整体效益。

3.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3.1灌浆材料的不均匀性

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施工技术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灌浆材料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可能导致浆液在注入过程中出现分层、沉淀或固化不均,进而影响防渗效果。例如,浆液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在输送过程中沉积,导致浆液的粘度和流动性发生变化,影响灌浆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此外,如果浆液配比不当或搅拌不充分,也可能造成材料性能的不稳定,从而影响防渗层的质量。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包括:优化浆液配比,通过科学实验和现场试验,确定最佳的浆液配比,确保浆液的流动性和固化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加强搅拌与输送,使用高效的搅拌设备和输送系统,确保浆液在施工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实时监控与调整,在灌浆过程中实施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浆液的配比和搅拌速度,以应对施工现场的实时变化。采用新型灌浆材料,研究和应用新型的高性能灌浆材料,如自流平灌浆材料,以提高灌浆的均匀性和施工效率。

3.2施工工艺的复杂性

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施工工艺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灌浆施工需要精确控制浆液的配比、压力和流量,以确保浆液能够均匀填充到目标区域;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灌浆效果;施工现场往往空间狭小,操作受限,增加了施工难度;灌浆施工往往需要与其他工程活动协调进行,如开挖、支护等,这要求施工团队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解决施工工艺复杂性的策略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浆液配比、灌浆顺序、压力控制等。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灌浆设备,提高施工的精确度和效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实施严格的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既定方案操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以应对现场变化。培训专业施工团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复杂施工工艺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3.3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施工技术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地下水位变化、地质条件等,它们都可能对灌浆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温度变化会影响浆液的凝固时间和强度发展,湿度过高可能导致浆液过早凝固,而地下水位的波动则可能影响灌浆的渗透性和固结效果。此外,复杂的地质条件,如裂隙发育、岩层交错等,也会增加灌浆施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解决环境因素影响的策略包括:环境适应性设计,在灌浆材料和施工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合特定环境条件的材料和工艺。实时环境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地下水位等,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参数。采用环境适应性材料,研究和应用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性能的灌浆材料,如低温灌浆材料、快速固化材料等。灵活调整施工策略,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施工计划,如改变灌浆顺序、增加临时排水措施等,以确保施工质量。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环境因素对灌浆施工技术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成功率和工程质量。

结束语

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面临材料不均匀性、施工工艺复杂性和环境因素影响等挑战,但通过科学的设计、精细的施工管理和环境适应性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防渗处理的效果,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明玉.浅析灌浆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4(04):91-93.

[2]刘文生.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4):148-150.

[3]伏杰,徐书洋,戴萱,等.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3(24):118-120.

[4]刘金光.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3(04):233-235+260.

[5]高瑜.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运用[J].江苏建材,2022(04):66-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