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精密的监测技术,可应用于城市用水化学组成的监测,也可用于城市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测。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环境监测与管理的投入。水污染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水环境问题,其治理与修复难度较大。目前国内水环境监测技术层出不穷,其中气相色谱法受到广泛关注,并已比较成功地应用于多项水环境监测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气相色谱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拓宽其应用领域。
1.气相色谱法概述
1.1.气相色谱法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气作为流动相,利用淋洗法对色谱进行色谱分离的一种方法。多组分进入色谱柱后,各组分在色谱柱内的流动速度因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量不同而不同。吸附能力弱的成分首先由色谱柱分离出来,并首先脱离分离体系进入检测体系;吸附能力最强的成分是最后分离出来的,它是最后一个从分离体系中出来的。将混合物中的多组分物质从分离系统中分离出来,按分离顺序依次进入检测器,将探测到的物质用电信号记录下来,绘制色谱图。
1.2.气相色谱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进样系统,气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分离系统,检测记录系统。其中,检测与分离是GC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多组分混合物是否能够分离,关键是色谱柱的选择;其中,检测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被分离出来的成分是否能被识别。
2.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
2.1.检测中心分布不均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端、权威的水质检测中心均设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城市吸引力以及管理松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水质检测中心的规模普遍偏小,管理运作体系不完善,这使得相关部门不能有效地监控当地的水质状况,对出现的水质问题也不能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难以保障供水安全。
2.2.检测标准不完善
建立一套有效的、规范的水质检验标准,可以促进生活饮用水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不利于其应用价值的发挥。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供水较为分散,因此在管理层面上也难以开展水质检测工作,相关领导对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水污染的监督力度不够,而且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引导。目前我国城市生活用水水质测试标准尚不完善,导致测试工作缺乏科学性与一致性。
2.3.采样点位设置不合理
水质测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确保人们用水的安全。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取样点的设置是第一步,因此,要保证取样点的均衡性和代表性,才能使水质快速监测变得容易。然而,现实中,城市用水监测往往缺乏合适的监测点,往往只在第一个环节进行采样,而忽视了中间重要的过渡环节。采样点过少,将对城市供水安全构成威胁。
3.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3.1.有机氯农药检测
有机氯化合物(OCPs)是一类具有较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对饮用水中有机氯含量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气相色谱检测器通常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对氯代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于有机氯化合物,通常采用长约30m、柱直径0.25mm、膜厚度0.25um的5-苯基-95%二甲基硅氧烷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待测饮用水进行萃取、浓缩等前处理,获得含有机氯的样品溶液;然后用气相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在柱温、流动气体等条件下,有机氯代有机物在色谱柱上的迁移速率不同,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得到相应的信号。根据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有机氯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
3.2.有机磷农药检测
有机磷化合物是饮用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污染物,其来源主要有农药残留、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等。由于其具有潜在的毒性与危害,有效地检测与监控有重要意义。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法、硫磷法测定水溶液中有机磷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中,毛细管色谱柱是气相色谱分析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含有5%苯基-95%二聚硅氧烷的毛细管色谱柱,其分离效果好,分析能力强。研制长30m、直径0.25mm、膜厚0.25μm的毛细管色谱柱,实现OPs的高分离、高灵敏检测。利用该毛细管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检测器、硫磷定氮仪,可较全面地检测饮用水中OPs,评价水质安全性。
3.3.挥发性物质检测
挥发性物质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迅速转变成气态的物质,这些物质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对饮用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特征,对样品进行蒸发与分离。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待测水样品注射到气相色谱柱内,加热汽化,挥发物进入气相色谱柱。本项目拟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利用气相色谱柱中挥发性物质与固定相作用,分离出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上形成多个峰,利用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定量分析,实现饮用水中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定量检测。气相色谱柱具有选择性好、易分离等特点,可有效分离复杂饮用水中挥发性物质,实现痕量挥发性物质的准确检测。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气相色谱柱选择相应的固定相,从而满足不同挥发性物质的检测要求。
3.4.在检测饮用水营养元素中的应用
饮用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超标严重影响饮用水水质,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饮用水中的营养元素进行检测是非常有意义的。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饮用水中的营养元素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监控环节的有效性,从而制定出降低饮用水中营养元素含量的方案,从而达到水资源保护的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氮、氨的含量,促进甲醛与饮用水中的营养元素发生强酸反应,然后向饮用水中添加碳酸氢钠试剂,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营养元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复杂而专业的水环境监测工作,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大力推广。气相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水质分析技术,因其分辨率高,设备轻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不断推动GC技术在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保障饮用水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可以预见,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气相色谱法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栋.气相色谱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清洗世界,2024,40(04):82-84.
[2]吴敦伦.关于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3,13(07):28-30.
[3]肖毕芳.气相色谱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2,(02):44-46.
[4]徐立.气相色谱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1,(28):116-119.
[5]杨瑞彩.气相色谱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0,(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