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张国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国栋,. 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 水资源科学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7.
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与此同时关于水资源的问题也逐渐被国家重视。近年来,我国在环保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上面投入的关注力度逐渐增加,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关于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目前国内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相关情况,就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以求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67
基金资助:

引言

水文水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发水资源以及解决目前水资源方面的工程管理问题都需要事先了解相关资料,充分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结合目前水文水资源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务必要立足新时代,利用创新技术实现水文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运用水文水资源,实现其对人们基本生活的重要价值。

1在水利工程中有效应用水文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合理管控水资源

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中水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做优,各地区、各行业用水量持续增长。对于我国水资源储备现状而言,复杂性特征比较明显,即便是储备了大量水资源,然而人均却较低,群众日常用水质量并不理想。另外,在经济发展中,有的城市十分重视工业化发展,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利于水资源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对水利工程建设予以高度关注。

1.2构建污水排放标准,推进水文监测

为了能够对群众用水安全进行保障,强化水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全面管控与监测水文工作。开展这一项工作,既可以合理分配水资源,并对工程水资源排放标准进行动态化监测,预防污染状况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当地水源进行有效保护。目前,各地区纷纷进行了水文监测工作,但通过相关研究可知,在开展这些工作时影响因素较多,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也无法达到水资源质量标准。对此,应对水文监测工作进行高度重视。

1.3改善现有水灾问题

因气候条件的干扰,各地区天气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各种灾害事件不断地出现,也无法避免。因此,城市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加大对防洪和水文水资源管理的开展力度,尽量将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特别是水灾频繁出现,严重阻碍了水资源健康发展。第二,积极创新与研发水文监测技术,高效率管控水体质量。第三,加大水文水资源管理力度,为顺利开展防洪工作提供保障。现阶段,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诸多地区在水文水资源管理均充分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可以对自然灾害问题进行精准监控,有效改善传统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促进了整体效率和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2水文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模式不健全

当前,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仍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难以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有效规范工作人员工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管理制度中涉及的奖惩措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一旦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科学的奖惩措施,容易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的激情和积极性不高,也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2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是落实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主体,若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强和专业素养不高,就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水文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并未达到水文水资源管理的要求。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发生偏差问题,获得的水文水资源数据不够精准、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没有将实际与理论有效结合起来,只是凭借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开展实操工作,实操经验不足,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2.3维护检修不到位

随着相关设施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不免会发生一些相关的故障和问题。但部分企业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将大量精力放在施工阶段,不重视后期的维护工作,检修维护和监测力度不足,导致难以及时排查出现的安全隐患,无法灵活、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3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3.1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各级系统信息融合

在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区域之间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系统来不断提升信息共享水平,网络系统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相关数据进行传输,还能够以图像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有效获取水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构建水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要求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关于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对水文与水资源领域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如GIS,RS技术,其中GIS技术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可以精确地描述出空间实体及各个实体间的关系,借助该技术分析、处理一定地理领域内的分布现象,而RS技术则可对地表各种地物及现象进行远距离控制测量和识别。在水文情报预报中,GIS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信息查询与分析。以电子地图为依托,过GIS和数据库,以实现水情信息的查询、检索及分析计算,此能够获得详实、可靠的水文情报。②确定模型参数。在流域面雨量的计算中,GIS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在流域面积大或者资料不足时精确性差,而GIS技术则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3.2前期需做好资料收集与筛查,减轻后期负担

在水利工程规划前期,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切实做好资料的筛查和收集工作,同时把下述内容作为资料收集的重点: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水域的资料,其中涉及了安全鉴定和登记信息,如果是人工水库,需要加深对其原设计信息等的了解。其次,立足于第一个步骤展开,也就是应对相关地形地貌进行认真勘察,以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对相关主流支流特征和集水面积等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搜集,同时还应注重更新地形地貌图,如此,借助软件计算获得的数据,才能具有实用性和精确性。最后,再考察人工建设加固后的水库,找到其最新的相关库容以及抗洪能力数据,为水利工程做好准备工作。

3.3洪水监测和防范

通过将水文水资源管理运用于水利工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在洪水的监测、防范上下功夫,让水利工作安全得到充分保障。设计时,相关人员应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当地的地势情况和地形情况,注重水库泄洪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在水库运行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需水量的变化情况、水位的差异等纳入考虑范围,科学合理的运用水文水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水资源的效用。在防范洪水时,相关人员需将现代化检测手段利用起来,结合实际情况展开相应的分析,确保洪水防范措施行之有效。

结束语

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还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大幅度地降低安全隐患。现如今有关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逐渐增多,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实际措施中,立足实际情况,重视工作细节,积极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辉.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2):121-122.

[2]贾梦.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四川水泥,2021(1):139-140.

[3]李耀明.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7):73-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