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环境的污染既影响了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因此,国家针对环境污染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来保护环境,诸多高校、研究所等针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近年来,世界各国为了满足因快速发展而适应当前环境的监测,不断的修订并完善环境监测标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需要不断的研究新的监测技术,以提高对环境监测的能力,进而加大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为国家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使得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目前可用于环境监测的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离子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等,本文将主要分析一些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技术主要是对多组分的混合污染物进行分离测定的一项技术,该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气液色谱和气固色谱,这两种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差距。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可以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且该技术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监测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方面的污染情况,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数据分析,了解污染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一些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极具优势。
(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主要应用于高污染混合物的监测,通过该技术可以对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定量检测与定量分析,进而起到检测、分析成分的效果,并且得到的数据准确度极高。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速度较快,经济实用,既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监测效率,又能够在监测完成之后将检测仪器中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进而降低环境监测的费用。
(三)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范围较广,监测范围主要是农业污染、大气污染、工业污染等,该技术能够精准地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主要源头,在环境监测总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离子色谱技术对于污染物中硫酸根、氯、氟等化学成分的分析非常有效,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样品中的阴阳离子进行有效分离,将分离出的离子建立基线,通过该种方法,对离子浓度进行比对,同时注意交换柱中的移动变化,进而达到准确分析污染物中成分的目的。此外,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逐渐完善,应用时通过提高检测样品的电导值、降低淋洗背景来提高灵敏度,进而提供更加精确的环境监测分析结果。
二、分光光度计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郎伯-比尔定律原理对污染物进行定向分析。原理上讲,主要是利用分子选择性的吸收光谱,然后根据光谱吸收过程中产生的形状、数量、波长、峰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应用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分析污染物中的可见光的物质、电子类物质,其中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式样容器、单色器、显示装备、检测器、辐射源,可以对食用物质与电子类的产品进行污染物质的有效的监测。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主要是采用元素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该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存在的元素进行高效监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分析元素中的基态原子对光源所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该方法判断环境的污染真实情况。总而言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优势,该技术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较高,能够检测并有效分析环境中存在的七八十种元素。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需要安装相应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主要是将等离子发生器、收集器等构建组合形成一种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环境污染物中的金属性元素如锰、钒、锡等进行监测,监测主要利用雾化器产生的作用,将所需要检测的污染物放置在光源中,然后应用气化技术将离子气化体分离出来,促进离子化气体向着分子束的方向转变,然后再应用四级质谱对分子束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监测者可以观察样品的成品及成分的运动变化过程。对于当前的环境监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能够详细、准确的分析环境中的矿物质、水资源中的物质,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现代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使得环境监测的效率明显提升,极大地拓展了环境监测的范围、准确度以及监测效果,进而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技术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水平,进而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蒙、李文锋、孙潇.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环境与发展, 2020, v.32;No.171(10):93-94.
[2] 李博, 孙梁. 便携式仪器的优点及其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运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5):164-165.
[3]齐文启, 陈光, 孙宗光. 水质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J]. 现代科学仪器, 2003, 000(006):8-12.
[4]黄珊珊. 探究水质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 000(011):P.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