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郭若晞 虞道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若晞 虞道健 ,. 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J]. 水资源科学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摘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水资源管理模式对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愈发显著。本文深入探讨了不同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了传统与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劣。研究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和推动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并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模式;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环境质量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概述

(一)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是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其特点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行政控制和集中分配等方面。这种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下,对于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和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变化,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政府负责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标准,并通过行政命令、许可、审批等方式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尤为明显,政府通过计划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强调水资源的集中分配和供应。政府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制定用水计划等方式,将水资源按照行政区域或行业进行划分和分配。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和用水计划的制定往往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判断,难以准确反映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变化;同时,集中分配也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缺乏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的价值往往难以通过行政手段得到充分体现,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对于水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缺乏了解和参与,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往往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追求经济增长和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水生态系统受损、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二)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因此,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科学治水,绿色发展”。它强调在保障人类基本用水需求的同时,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引入市场机制: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水权交易、水价改革等措施,引导用户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公众参与: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决策、监督和评价过程,提高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推动技术创新: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修复等措施,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允许水资源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转让和交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有助于引导用户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阶梯水价制度:通过实施阶梯水价制度,根据用户的用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水价标准。这有助于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水资源,降低用水量大的用户的用水成本,同时也为节约用水提供了经济激励。

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预警等功能。这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这有助于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提高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障。

二、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一)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由于管理效率低下和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一方面,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使得水资源配置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得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市场机制能够反映水资源的真实价值,引导用户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其次,公众参与能够增强用户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最后,技术创新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手段。

三、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管机制,导致水环境质量普遍较差。一方面,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水生态系统受损;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使得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监管机制,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首先,该模式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了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其次,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建设,减少了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最后,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在实施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后,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具体而言,该地区通过实施阶梯水价制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等措施,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加强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力度,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结论

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由于管理效率低下和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环境质量较差;而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则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桂军.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及体系构建研究[J].珠江水运,2024,(06):87-89.

[2]周敏,黄璐.中国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为澜沧江-湄公河可持续发展注入希望[J].水利水电快报,2024,45(03):1.

[3]马北玲,敖曈,朱康福,李勇刚,何天祥.数字技术赋能半导体制造业水资源绿色管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探索[J].资源科学,2023,45(12):2311-23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