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价值体会
解亚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解亚平,. 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价值体会[J]. 现代康复医学,2025.5. DOI:10.12721/ccn.2025.157039.
摘要: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进行治疗,讨论其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效果影响及价值体会。方法:择取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按照单双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感官刺激、穴位按摩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内、外旋等肩关节活动度和FMA、FIM评分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很大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p<0.05)。讨论:使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对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价值
DOI:10.12721/ccn.2025.157039
基金资助:

前言: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且进展速度很大的脑出血性或者脑缺血性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1】。该疾病是由于血管性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猝然昏扑、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昏厥等,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发病率高等特点【2】。偏瘫是脑卒中在治疗后最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表现是患侧偏瘫、痉挛状态等,无法自主活动【3】。针对该疾病,若是未及时处理,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4】。使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此次研究从FIM、FMA及肩关节的活动度观察其临床疗效。

1 患者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间到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参与研究,所有入取的患者皆符合脑卒中有关诊断标准,是初次发病且肩关节超声为2-3级,患者及其家属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不清醒、严重继发性癫痫,患有合并其他严重系统疾病者。按照单双数字法将所选的患者分成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8.45±11.57)岁;平均病程为(6.45±2.57)天。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8.75±12.21)岁;平均病程为(6.55±1.57)天。比较两组病患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活动、穴位按摩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具体使用方法: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下为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其电脉冲频率为30-50Hz,一周5次,一次治疗30分钟,连续治疗一个月,两组患者在4周后比较训练结果。在对患者治疗之前,对其介绍该治疗的原理以及方法,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主动锻炼意识,确保患者的病情更好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FIM及FMA等评分情况,其中内旋00-700,外旋为00-900,活动角度越大,说明活动度越好;FIM与FMA,分值越高,说明功能恢复越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疗效,其中显效的表现为肢体功能方面正常恢复,生活方面能够自理;好转表现为肢体功能有所改善,生活方面部分能够自理;无效则表现为肢体功能无显著变化。

1.4 统计学

本次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进行检验患者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各项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分析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FIM、FMA评分和内旋及外旋等肩关节活动度,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外旋、内旋等肩关节活动度和FMA、FIM评分均少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FMA、FIM评分(`x±s)

1.png

注:2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正常的有18例,生活需要他人帮助的有17例,肢体功能没什么变化的有1例,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患者显效的有15例,好转的有12例,无效的9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7/36), 组间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征,主要表现有语言功能障碍、口眼歪斜等,可致使患者患侧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护理不当,可引起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加大患者肢体感觉障碍风险,不利于患者康复【6】。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康复率和疗效【7】。肌电生物反馈作为一种自主训练的,高效率的治疗模式,可促进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外旋及内旋等肩关节活动度和FMA、FIM评分均更高,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p<0.05)。由此可见,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治疗中对其实施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友杰,徐丽斯,颜翠怡.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6):93-95.

[2]贾楠婕,冯俊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2):24-25.

[3] 董小华.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34(33):205-206.

[4]何毅娴,华何柳,罗惠煌, 等.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6):93-95.

[5]陈波,虞计华,汤艳, 等.不同刺激部位和运动方向的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5):540-546.

[6]吴琼洁,胡文初,姜波.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康复健康教育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其对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5):1878-1881.

[7]白洁,熊林波,代明星, 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5):152-153.

[8]李京斌,戚建平.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及对肌力即刻效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7):251-25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