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
刘月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月婷,. 试论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J]. 地球科学探索,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3.
摘要: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产能源,在社会生产速度逐渐加快的基础上,对煤炭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实现对能源的及时供应,煤炭开采的力度显著提升。而煤炭开采工作中,为使开采效率得到保障,需要详细的地质勘察信息作为支持。此时,便突出了进行煤田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而实际上,进行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导致钻探事故时有发生。为使煤田地质钻探作业得以顺利开展,应密切关注钻探作业中,孔内的情况,从而判断钻探作业质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问题的发生率。
关键词: 孔内情况;煤田;地质钻探
DOI:10.12721/ccn.2021.157003
基金资助:

煤田地质勘察是保障煤田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关节,为推动煤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煤田地质勘察的投入力度,随着地质勘察工作的深入,钻探作业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对于深层钻探工作来说,极有可能面临多种安全作业风险。在钻探工作中,一旦发展事故问题,不仅会对相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还有可能影响地质勘察的进度,导致煤田地质勘察的作用受限。考虑到上述问题,应积极探索判断孔内情况的有效方法,了解事故影响,以期能够及时止损。

一、孔内情况和事故问题的判断方法

1、注重经验积累,综合分析孔内情况

 钻孔内的作业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在进行孔内情况判断时存在较大的难度。要求在进行孔内情况判断时,能够充分借助前期的作业经验,结合钻探作业的实际状况判断孔内状况。在分析孔内情况时,最忌讳技术人员主观臆测,这不仅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还会使事故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严重威胁钻探作业质量。为给孔内情况的判断提供依据,在日常钻探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相关数据的记录与总结,确定钻机的正常运行参数,以确保在发生运行异常现象时,能够及时确定故障位置,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问题,保障钻探作业的效率。此外,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可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汇总前期的钻探经验,总结出一系列的事故问题和孔内情况,分析各类问题的发生规律,进而为孔内情况的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结合前期的经验确定事故问题时,方能确定最佳的事故处理方案。

2、根据钻具使用状况判断孔内情况

 孔内情况判断时,前期的经验仅能作为参考依据之一,具体钻探作业中的作业环境千差万别,很多外界因素均可能对钻探作业质量造成影响,孔内的状况也无法仅凭经验来确定。实践证明,以经验主要判断依据,很可能造成细节方面的遗漏,导致判断结果不准确。为使孔内情况的判定更为精准,可以通过接触钻探的作业工具来确定。例如,通过钻机设备的受损状况可以确定钻孔内的作业强度,正常的情况下,敲打钻机会出现清脆的声响,而当钻机被淤泥包裹时,在敲打时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声响,此时便可判断钻孔内部的状况,采取合理的事故处理措施加以改善,保障钻探作业的顺利进行。

3、综合分析事故表现,提升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同种事故可能有不同表现,不同的情况又可能有类似之处,需要综合表现才能准确判断。如钻具断、脱与掉块憋车都会发出声响,仅从声响难以判别。可称重,钻具断脱后重量会发生变化,拉力段断脱立轴还会上升,压力段断脱,孔径允许时活动钻具有可能错开断头,使立轴下降。深部断脱,重量变化不明显,立轴亦无升降表现时,可按扭矩或动力机声音判别,因钻具断脱时,回转阻力下降,动力机运转轻快。如仍难区分。可顶起钻具晃车,钻具断脱情况下阻力小,无声响,钻杆不回劲。尽管不同情况具有类似表现,但总有差别存在,抓住这一点,多比较分析,总是可以区分的。但实际工作中,钻具断脱、尤其是掉岩心管及钻头未能及时发觉,错误地判断为岩心堵塞或岩石变硬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责任心外,也有经验不足、不善于判断的因素。

二、煤田地质钻头中孔内事故问题的处理措施

1、卡钻、埋钻事故的处理

用丝锥或其他打捞工具对上事故钻具后,一般用升降机提拉,能把事故钻具提出孔外。发生卡钻、埋钻、夹钻等事故时,都要先用升降机提拉。若事故复杂,提拉阻力大,在设备负荷允许的情况下,可用双绳或三绳复式滑轮系统强力提拉。升降机提拉时,用力不得过猛,要逐渐积蓄力量,进行有效的提拉。提拉事故钻具时,有时不仅要向上提拉,在提拉到一定高度后,还可靠钻具自重向下回送,这样反复串动,决不能死拉。发生掉块或掉物件卡钻时,事故钻具有一定活动距离,即可用此法把事故钻具逐步提出孔口。

2、夹钻事故的处理

 在发生夹钻事故时,钻具难以提拉,无法正常执行钻探作业,此时便需要借助冲洗液,对钻具上部和周围的障碍物和土体进行冲洗处理。尤其是在钻机无法通过升降机操做提拔动作时,便可认为是发生了夹钻或者埋钻的问题,产生此类现象时,均可通过增加冲洗液用量和调节喷射压力的方式,清除周边的土体,一般夹钻力度较小的情况下,经过持续冲洗和提拉便可快速排除事故问题。为此,要求在发生孔内事故问题时,应持续进行冲洗液的循环操作,在已经出现中断现象时,应尽快恢复循环。

3、借助吊锤或振动器解除卡钻问题

用吊锤或震动器,冲击和震动卡钻事故钻具。消除或减少事故钻具周围的挤压力,以使事故钻具松动或上下窜动进而解卡。这种方法用于浅孔或中深孔浅部的掉块或钢粒挤夹事故有效。冲打钻具,有向上打或向下打两种。钻具在孔底被挤夹时,必须向上打。钻具悬空挤夹时,应向下打。向上打时,应将钻具用升降机吊紧,以增加冲击效果。

4、严重埋钻问题的事故处理

 对于埋钻深度较大的情况,无法采取常规处理方法解决时,可以借助炸药将事故钻杆周边的土体结构震松,再执行提升钻杆的操作。操作时应首先选定需炸位置,最好选在锁接头连接钻杆处,计算并量好导线,连接重锤。把孔内钻杆挂上提引器,用升降器吊紧,防止钻杆炸断后斜插。最后,接通电源起爆。起爆后,切断电源,提出导线,拉上事故钻杆。

结语:煤田地质钻探作业中,由于钻孔深度较大,常见孔内事故问题,因孔内作业状况难以及时了解,致使事故问题的排除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这必定会危及煤田地质钻探的质量。上文中针对钻探孔内情况的分析方法和事故判断方法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事故处理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确保及时排除事故问题。此后又对事故处理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但还无法覆盖全部的孔内事故问题,要求相对技术人员不断做出努力尝试,形成一套可靠的事故处理预案,降低孔内事故问题对钻探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建伟.煤田地质钻探施工中处理孔内事故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4):84.

[2]浦静怡,张鑫,吕春玲.关于岩心钻探孔内事故处理与对策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15):1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