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传统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正逐渐脱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开始转而开发和使用新型能源。由于高效率、低污染和低成本的优点,核能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新能源。为了对核能进行更全面的开发和使用,核电厂的安全问题则是一切工业生产的基础问题。尽管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但在应用时也存在很多常见的潜在危险。所以如何安全有效的利用核能便成了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1 核电厂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1.1 核电系统失效的问题
与核能有关的系统失效问题有很多,核泄漏和反应堆冷却系统中的失水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两种问题。整个核电系统中的反应堆冷却系统在整个系统中重要程度相当高,因为冷却系统是安全的保障,如果冷却系统故障后果是极其可怕的,例如传热管破裂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因为放射物泄露产生辐射和安全事故。 这都会对整个核电系统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
1.2 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核电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的核能工业生产中也有专门的安全部门对安全问题进行统一的管理。但出现的问题是安全问题需要有效快速的解决,设立不同的部门会导致管理过于琐碎,上传下达需要大量的时间容易延误处理问题的最好时机,会对管理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国际上的合作研究与开发很多,这极大地推进了核能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但在合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责任承担问题、权力划分问题,这也阻碍了合作项目的有效进行。
1.3 设备问题
生产过程中设备出现损坏和故障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出现蒸汽机超速问题、引起轴系统的断裂问题,这势必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电机和变压器的损坏。
1.4 设备器材的保养维护问题
为了使核电厂的生产活动始终安全运行,就必须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和机器本身的存在的生产不合格问题会导致设备自身的磨损。如果生产设备出现安全隐患,且没有及时地发现和维护,那么对生产操作人员来讲也是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隐患。除了人为和设备自身因素,一些户外作业的设备因为长时间被风吹日晒也会出现设备老化的现象,也会对设备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2核电站安全运行问题防控
2.1完善应急体系
完善的核应急体系应由一下几方面组成:第一,应当建立核应急管理组织。管理制度是否严谨决定了核电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加强对核电厂各方面的管理才能控制和制定好核电厂的发展路线,同时,技术上的革新也需要核应急管理组织的监管,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使员工之间产生竞争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二是组建核安全应急科学小组,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对核电厂设备设施的潜在隐患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预防,小组成员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必须是核安全方面的专家才可以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各个类型的故障,并且做到快速高效。第三,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队,紧急救援队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防止问题发生,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核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并进行专业的安全处理,不仅可以避免产生更大的人员伤亡还可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规避。这项工作责任重大,核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后果不可想象,一旦发生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因此,即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只有一千万分之一,也有必要进行日常的检测和预防,才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2完善监管机制
当我们思考如何对核电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时,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且监管机制中的安全管理条例必须与国家核安全法规相契合,以此法律条文为基础,结合核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有效规避所有可能出现的事故,同时制定应急处理计划也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核电企业的发展潜力。
2.3确保规范操作
核电公司主体是由操作人员、生产设备、工作环境三方面构成。这三方面与核电企业本身的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但若追究到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切尔诺贝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事故而引起最后毁灭性的灾难,给附近居民带来不可逆转的创伤,甚至对于全人类来讲都是血的教训,因此核电站的生产生活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监管,不仅要对刚入职的员工进行定期充分的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同时提高其专业水平。只有员工提高了对标准化作业的认识,并在实际作业中真正做到了标准化作业,才能真正降低事故期检查所有安全设备,及时发现生产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故障设备及时修理和更换。由于核电厂的特殊性,在更换故发生的可能性。核电厂的重要岗位——核电厂的保管员必须定障设备时,旧设备需要进行环保处理后再进行回收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4 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定期养护和检查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及常用工具的日常维护和检查进行系统的规范,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其负责的的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检查,且周期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如果发现设备磨损严重或质量不合格(例如使用期限过长),应立即将其进行封存处理,并及时在不合格的设备上打上禁用标志。同时,在遇到设备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时,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决定如何处理该废旧设备。每次检查后,管理人员应对每次的检查结果进行相应记录方便在今后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地找出问题所在。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应小心,不能随意拆卸和更换设备上的零件,以免对以后使用该设备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5及时总结反馈
我国目前还没有大型核事故的先例,但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要对潜在的风险和事故常发的工作环节进行归纳总结,对已经发生的重大核事故进行开会研讨分析。总结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规章进行完善。从根本上降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做到未雨绸缪。
3 结语
完善核电厂的安全监管制度,做好安全排查工作,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升级成安全事故、避免核泄漏和设备故障。核电厂应对核能发电工作进行全面安全监督,获取所有设备设施的工作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发现蕴藏在生产生活中的潜在隐患;对设备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查维护,利用安全自动化管理技术对所有设备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同时完善核电厂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冯献灵,薛广宇.核电厂安全运行对策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0):130-131.
[2]陈瑾,程亮,刘昱涵,马欢欢,王佳宁. 浅谈新时代核电厂运行监管模式的转变[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573-576.
[3]徐涛.核电厂运行的人因失效分析和预防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223-224.
[4]陈会.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3):250-251.
[5]邵尤国. 考虑核电调峰的风电—核电协调优化调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崔伟伟(1993.08—),男,辽宁铁岭人,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核电厂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