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谢德群 罗春花 邝华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谢德群 罗春花 邝华慧,. 康复科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现代康复医学,2025.5. DOI:10.12721/ccn.2025.157046.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科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选取本院接收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38例,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39例,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明确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获得更加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值得推荐患者选用。
关键词: 康复科;优质护理模式;脑卒中;功能恢复;影响
DOI:10.12721/ccn.2025.157046
基金资助: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目前临床医学对脑卒中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升,但是后遗症仍然比较多,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本文主要探究康复科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脑卒中患者共77例,病例选取的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女分别20例和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2岁,平均(65.56±5.44)岁;观察组男女分别22例和17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53岁,平均(65.64±5.24)岁。2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之后开展,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见下文:(1)基础护理。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详细告知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和家属自我管理能力。另外,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使患者功能尽快恢复[2]。(2)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之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对治疗和康复护理表现出抗拒情绪,这对于患者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康复信念,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康复治疗。(3)饮食指导。在饮食方面,引导患者合理调整饮食习惯,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热量摄入,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4)康复锻炼。首先协助患者尽早进行体位变化的适应训练:1,良肢位体位变换;2.利用三节床及起立床进行坐位,站立的适应性训练(从倾斜45度训练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角度10-15度,5-10分钟,最后能维持30分钟)以预防合并症如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压疮,肺炎等,并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3.辅助床上翻身坐起躺下站起及坐下训练。每天训练时间20min/次,早晚各1次。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Fugl-Meyer评分:得分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好[3]。(2)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缺损越严重。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4]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

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分,`x±s)

1.png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获得更加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情况(分,`x±s)

2.png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提升,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脑卒中发病比较急,病情凶险,容易出现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对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包括基础性的对症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指导等,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获得更加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与万艳红在相关课题当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患者选用。

参考文献:

[1]张建秀,李刚,李艳,等.临床优质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157-159.

[2]柳杰,王静,钟洁.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5):556-561.

[3]谢开华,夏萍.基于网络及电话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5):40-43.

[4]雷华艳.强化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锻炼与恢复的综合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6):129,1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