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消防行动卡是核电站特殊的火警响应文件,用于火灾情况下向电站运行人员或外围消防监控岗提供行动指南,指导其进行火警响应和火灾情况下的干预行动,不能与其他运行程序或事故程序相互替代。
1 消防行动卡内容简介
消防行动卡根据电厂火警响应流程进行编制。一般地,针对每一个报警部位(区)号,或防火分区,或消防重点保护对象,编写一套消防行动卡。
消防行动卡分为运行值消防行动卡和非运行值消防行动卡两类。
1.1 运行值消防行动卡
每套行动卡由4份卡组成:值长行动卡(SS卡)、二级干预队队长行动卡(DSS卡)、主控室操纵员行动卡(OP卡)、现场操作员行动卡(FP卡)。四份卡的首页信息基本一致,主要包含报警区域平面布置图、重要操作/风险提示、通讯及灭火装置等信息。四份卡根据人员的职责不同,分别对各岗位人员的响应行动进行了要求:
(1)值长的主要响应行动包括:评价火灾的规模及对人员和机组安全的威胁;决定是否进行人员撤离/系统停运/机组状态后撤;协调灭火干预行动的实施和机组运行操作;当需请求外部增援或火灾威胁核安全功能时,报告电站应急指挥,由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计划等。
(2)二级干预队长的主要响应行动包括:佩戴防护用品、赶赴火场;消防队未到场时进行火场指挥,消防队到场后参加灭火指挥部;配合消防队灭火,指挥抢救伤员等。
(3)主控室操纵员的主要响应行动包括:派现操带卡确认火警(火灾探测系统报警时);注意相关报警信号,若借助辅肋参数判断火灾已经发生,可直接启动二级、三级干预,缩短响应时间;确认报警后转报警消防队以及相关火警响应人员;进行运行支持,根据机组状态和现场要求,有选择性的执行后续隔离、电源切换、固定消防系统启动、排烟风机启动等操作。
(4)现场操作员主要负责防止火灾蔓延、灭火、排烟、接应二级干预队等一级干预行动。
1.2非运行值消防行动卡
每套卡只有一份,供消防监控岗值班人员使用,规定了火警情况下消防监控岗值班人员对火警的响应行动:接到火灾探测系统报警后现场确认火情;若误报警则检查、消除报警原因,报告厂房经理;若真实火警,则转报警消防队和主控室,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火情进行一级干预,必要时请求主控派操纵员支持断电隔离;接应消防队。
2 消防行动卡与机组控制程序的关系
CPR1000压水堆机组采用SOP状态导向规程,而FAIOP(火灾处理基准文件)是其一个组成部分。FAIOP适用于在安全防火区发生确认火灾使机组进入SOP程序(无论SOP是否已在应用)的情况下,作为对ECP/ECS(一、二回路运行热力事故处理基准文件)的补充,适用于所有反应堆运行状态(RCD堆芯完全卸料工况模式除外)。FAIOP偏重于机组状态控制,消防行动卡以现场干预以及断电隔离操作为主,两者各有偏重,相互补充,共同实现火警响应、对机组的控制以及现场干预行动。
3 消防行动卡编写
消防行动卡的生效流程包含编写,按编写、校核、修改、验证、审查、批准、生效7个环节。需要编写人员具备基础运行、火灾危害、灭火机理、灭火组织、核电站消防系统、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编写人根据相关系统的运行程序、报警卡、流程图、事故响应程序等上游文件,并对火灾探测、灭火系统、灭火器、通讯、通风排烟、上游电源、起火系统设备等现场信息进行确认,编写现场平面布置图信息、重要提示、报警后的监盘内容、运行操作内容、现操的一级干预等内容。
运行部门的操纵员负责校核各项操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提出修改意见。
编写人根据校核意见进行修改,并再交给操纵员进行校核。
校核通过后,操纵员负责安排值内人员到现场进行消防行动卡的验证(对于非技术性厂房,此环节由厂房经理负责),主要验证行动卡所列出的操作设备的位置及功能是否正确并与行动卡一致。
核安全工程师需要从核安全和事故处理的角度审查消防行动卡。
消防管理部门跟踪推动消防行动卡完成审批生效过程,并在厂房BHO或相关系统TOTO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消防行动卡的首次现场布置。
4 消防行动卡编写生效管理
为保证主设备投运之后的火警响应流程顺畅,消防行动卡必须在厂房BHO或重要系统TOTO之前生效并布置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掌控编写生效进度,必须在消防行动卡编写项目启动前制定消防行动卡编写计划,具体应包括总体编写计划、总体生效计划、月度编写计划、月度生效计划;其中,总体生效计划一旦确定下来,总体编写计划通过倒推的方法就能确定,月度生效和编写计划经过任务分解也都能确定下来。
消防行动卡总体生效计划依据机组装料、临界、冲转、并网、小修、商运等重要里程碑计划制定。表1.3是某新建核电站消防行动卡总体生效计划:
表1.3某新建核电站消防行动卡总体生效计划
在分解月度生效、编写计划时,应参考厂房BHO移交和重要系统TOTO移交的计划作出相应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现场安全责任移交后的消防需求。根据经验,一套消防行动卡由编写完成至文件正式生效整个流转过程需要20个工作日。因此,一般是在消防行动卡的生效日期前3个月启动编写工作,并根据每月实际工作量进行增减调整,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月度计划。
5 良好实践
针对调试高峰期移交接产现场消防系统尚未可用、大量厂房系统尚未移交,但已进油、送电、试运转的现实状态,为控制现场不断增加的火灾风险,在正式消防行动卡生效前,电厂对现场有较大火灾风险的系统和厂房/区域进行了识别,并编写了临时消防行动卡,以控制现场不断增加的火灾风险,保障电站建设期间的消防安全。
将消防行动卡卡号、程序编码、火灾探测系统报警号的三号合一,火灾探测系统自动报警后无需先使用引导卡和引导程序,主控操纵员可以直接、准确的提卡,大大减少了火警响应操作的时间
消防行动卡与SOP规程中的FAIOP相互补充,并在FAIOP执行序列中留有接口,这在规程上实现了消防与核安全的关联。
参考文献
[1]法国电力公司、法玛通公司.RCC-I 压水堆核电站防火设计和建造规则[S].李德燕,译.4版.1997-10.
[2]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消防专篇[R].施工图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