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集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张海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海良,. 油田集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 天然气进展,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97.
摘要: 本文对油田集输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现状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保证油田集输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油田集输设备的使用寿命,并能推动油田开发的大力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本文首先对油田集输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油田集输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油田集输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对策。
关键词: 油田集输;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DOI:10.12721/ccn.2023.157097
基金资助:

1.油田集输概述

油田集输就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油田集输是连接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的纽带,其中包括油气长距离运输、矿场油气的集输以及处埋等在油气的储运过程中,只有加强管理与维护储存及运输设备,才能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善油田集输工作条件, 由于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维护和管理储运相关设备成为重要问题,其技术隐患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也应对其储运设备进行革新。

2.油田集输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道的破损

油气管道的破损多部分原因是其所在环境,存在湿硫化氢等腐蚀物,导致管道开裂,其通常包括氢致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等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1)管道的环境。土壤中植物根系密集度、微生物的含量,土壤的类别、酸碱度以及含水量等均为致使管道破损的重要因素。

(2)管道的材质。管道的良好材质对防腐蚀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在其中加人一些防腐元素,以增强管道的抗腐蚀能力。

(3)受应力产生形变。在运输过程中,管道会受到油气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如果合力超过了管道屈服极限的30%,就会因应力产生形变而开裂,最有可能发生此种情况的位置是在焊缝处以及其周围的区域。

(二)设计理念的缺陷

虽然我国油气输送理论与工艺落后于英美等其他发达国家,但是我国专家开发研制的降凝剂在高性能减阻的应用方面也达到国际水平,其彰显了我国在油气管道运输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经此改进,部分管道甚至可以在常温下运输油气。鉴于我国油气田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原油物性显著差异,独具特色的储运方式应运而生,即运输过程大多采

用管输损耗大、耗能大的加热方式。我国缺乏对油气运输过程中一些可变因素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大型油气管网的输送技术的探讨,至今为止,油气管道均未有专业化的工艺设计系统。

(三)集输设备的安全因素

油气的主要成分足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烃类碳氢化合物,因此在加热加压条件下以及其他一些特定环境中进行管道输送,容易引发大型火灾及爆炸,给百姓的财产和安全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不可估量, 由此可见油田集输的安全问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制定并完善油田集输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还应该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将其消灭在萌生的状态,为油田集输提供安全保障。

3.油田集输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对策

(一)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田集输公司,油田集输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二)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田集输设备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己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己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己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000h更换, 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 在机器每运行2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三)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 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 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 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 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4.结语

综上,油田集输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田集输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刚.浅析油田集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 (10)

[2]孙波浪.油田集输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传播,201l(07)

[3]王翰.油田集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电子测试,2013(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