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大、心肌病、心肌梗死、炎性因子等多种病症诱发的心肌损伤病症,以此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肌结构产生异常变化,影响心室的充盈功能和正常泵血功能,引起患者体液潴留、乏力和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病症,包括失代偿期、稳定期和恶化期三个阶段,所以必须临床护理措施对患者开展病症干预,本文就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其心功能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76例老年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开展,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0:18,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82岁和60岁,均值为(71.15±2.96)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17,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83岁和61岁,均值为(71.36±2.56)岁。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指导和饮食指导,实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干预,护理方式如下:
1.2.1 运动康复训练
必须告知患者积极参与有氧运动,包括上下楼梯、太极拳、散步、太极剑等方式,以通过运动提升内皮依赖性,加速血管扩张,促进骨骼肌的代谢能力,运动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的开展,训练强度以患者机体耐受程度为宜[1]。
1.2.2 营养康复指导
必须严格限制慢性心衰患者的钠盐摄入量,保障每日所摄入的食盐量在5克以下,限制患者的饮水量,饮水不可超过2L,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主要原则,以低热量的饮食为主,不可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合理补充蛋白质,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1.2.3 心理康复疏导
由于慢性心衰患者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活动受到严重限制,所以患者心理负担比较严重,这就需要强化心理疏导,介绍成功案例,平复患者情绪,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持,促进患者治疗信心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及运动耐量进行观察记录[2]。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x±s),计数资料检验行x2,表示用(%),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运动耐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心功能指标对比分析(x±s)
3 讨论
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病症干预,可通过运动、饮食和心理康复疏导,以运动方式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升机体免疫力,依靠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营养,提升康复速度,稳定患者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治疗信心的提升。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45.63±6.22)%、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412.63±25.98)m及运动耐量(3.91±0.63)MET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干预,可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丽华, 徐玉芳. 养心益阳汤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 陕西中医, 2018, 039(005):584-586.
[2]冯红云, 赵媛媛, 谷体心,等. 延续性护理对利拉鲁肽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心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25):282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