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熊丹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熊丹红,. 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研究前沿,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4.
摘要:
分析胸外科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中,120列入组患者均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并对其回顾性分析。预测手术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然后分门别类地、有步骤地采访、观察、测定、归类,并记录病人手术前后焦虑值、疼痛值。结果:术前1天焦虑(>40)、术后1天焦虑(>40)、术后1天活动时疼痛和术后2天活动时疼痛共4个因素是胸外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胸外科手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手术后疼痛现象和防止危险因素。
关键词: 胸外科慢性疼痛危险因素
DOI:10.12721/ccn.2023.157064
基金资助:

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为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微创手术的普遍应用及多模式镇痛和预防性镇痛概念的践行,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人们对CPSP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严重程度等方面了解不足,至今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早期识别手段及防治措施,也使CPSP一直是临床噩待破解的棘手问题之一[1]。因此本文对120例胸外科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业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选择120列入组患者,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于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都有自己的签名或授权委托人的代签。

入组标准中,病人应同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年龄在18岁以上;(2)ASA评级I级或Ⅱ级;(3)首次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4)认知正常,语言交流可达性。病人有以下任一者为排除:(1)有术后并发症者;(2)有抑郁,精神障碍及其他严重的精神或精神疾病史;(3)特殊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

1.2方法

手术前,准时拜访患者,彻底但客观地与他们面谈,记录并正确编目其基本数据。观察并准确记录手术期间和术后预后影响的可确定证据,例如从事术后活动的疼痛程度和手术后一天的焦虑程度(分为三类:20-30,30-40,>40)。通过医院探访、现场分析、查阅记录、电话审讯、QQ对话、微信互动、家访,尽一切努力为每位患者获取最有效的信息。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打开患侧静脉通路。采用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铉(库泰),罗库溴铵,依托咪酯(福尔利),丙泊酚(力蒙欣)及舒芬太尼,瑞芬太尼,0.5%罗哌卡因 20ml局麻,七氟醚吸入。镇痛泵采用地佐辛10mg;氟比洛芬脂200mg;舒芬太尼0.10mg;托烷司琼10mg。气管插管全部采用双腔,基于血气分析及PetC02数值对病人的潮气量及呼吸频率进行调节,手术结束后接通静脉镇痛泵。手术结束后病人于手术室抽出气管插管出室无任何不适。

1.3研究工具

采用由Charles D. 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征焦虑量表(STAI),必须向患者全面解释其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以便他们正确使用问卷。SAI由20个多项选择题组成,包括10个关于负面情绪的询问,评分系统从1-4不等:1分不存在,2分部分存在,3分中间水平,4分十分显著。要求患者填写调查表,以准确描述他们在手术前一天、当天和手术后七天的精神状态。之后,根据指定的参数计算个人的焦虑评分。从那里,它们可以分为三组:20-30,30-40和40以上,允许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以进一步反映术后的焦虑水平。

患者的疼痛值以0到10的数字评分量表进行测量,其中1是像医生注射一样的轻微捏痛,2是麻醉下手术时感觉到的钝痛,3是臀部肌肉注射等微弱疼痛,4是模仿耳光打脸的不愉快感觉, 5 如因食物变质而导致的肠胃不适等持续痛苦,6 如踢球比赛中因碰撞而骨折等明显痛苦,7 如二度烧伤剧烈疼痛,8 如恶意肢体骨折和残疾的极度痛苦,9 如严重的刀伤等极度痛苦,10 如分娩时难以忍受的折磨。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总体上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在PV0.05中显示出了统计学上地显著差异:1定量资料: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来衡量,定量数据组之间的对比采用t检验分析。2、定性资料可以用百分比(%)来衡量,定性数据组之间对比用四格表/检验分析。3、危险因素分析:CPSP(因变量)与影响因素(协变量)的关系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也称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

2结果

2.1 CPSP发生率

及时随访,准确地记录三个月后病人疼痛值,结果表明29例病人术后出现慢性疼痛,其余91例无CPSP出现,CPSP发生率24.1%。

2.2危险因素分析

进行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1天焦虑值大于 40、术后 1 天焦虑值大于 40 、术后 1 天活动时疼痛值和术后 2 天活动时疼痛值是影响患者CPSP发生的危险因素。1.png表 1 危险因素分析

3讨论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是指发生于外科手术后,且持续时间超出正常愈合过程,即术后至少3个月的慢性疼痛[2]。疼痛局限于手术部位,投射到该部位神经的支配区域,或牵涉到皮节(手术/ 损伤后牵涉到深部躯体或内脏组织)。需要排除感染、恶性肿瘤等其它原因引起的疼痛以及既往已有的持续性疼痛。CPSP通常是由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以及周围社会因素一起作用导致的间断或不间断的疼痛表现。大型临床研究表明,外科术后约15% ~ 60%的病人可能经历CPSP[3]。但受手术时间、手术类型、研究方法、样本量、疼痛定义、疼痛测量、评估方法等不同的影响,不同研究报道的CPSP发生率差别较大CPSP对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为有效地预防,减轻及处理术后慢性疼痛问题,查明CPSP发生及影响因素这一工作已势在必行。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胸外科手术后慢性疼痛总体预测因素类型较少,不够具体和详细。本文采用前瞻性实验研究方法筛查了可能影响CPSP发生的各种因素,并最终确认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前1天内的焦虑情绪(>40)、术后1天焦虑(>40),术后1天活动时疼痛,术后2天活动时疼痛[4]

焦虑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因素,它是人们对某一事物过分地忧虑与担心,然后随之而产生的无聊急躁的心理状态。术前焦虑是行术前心理反应。病人在术前心理反应常表现为担心害怕手术以及相应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一般表现为睡眠困难与不正常,尿量增加,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腹痛腹泻[5]。病人手术前后出现适度焦虑情绪属正常现象,但过度焦虑一般会影响康复进程并降低其生活质量。因缺乏均衡营养,生活作息无规律,吸烟及油烟对环境的污染,对身体的过分透支以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开胸手术的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开胸手术的切口较长,经常会引起关注和恐惧,此外,整个手术过程,包括麻醉效果、术中疼痛和术后疼痛,增加了与该手术相关的担忧。为了进一步增强患者信心,必须评估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6]

本论文对预测因素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研究成果,这可能是因为手术类型并非完全相同,样本数量不同以及样本量偏大、疼痛定义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疼痛测量方法及标准不一,病人认识上存在差异,反馈具有偏倚等等原因。总之,胸外科手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手术后疼痛现象和防止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开胸术后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J]. 刘铮;朱宏;任杰;刘文;杨艳刚;张林;杨威;张永洪;罗继文.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0(07)

[2]  热敷散在开胸术后疼痛综合症应用的疗效评价[J]. 李金花.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31)

[3]   电针对胸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 周民涛;李毓;韩学昌;邢群智;王亦瑶;董旭;常俊晓.中国针灸,2017(07)

[4] 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8版)[J]. 朱云柯;林琳;廖虎;周健;刘慧;余海;刘伦旭.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8(11)

[5] 改良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部术后镇痛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 何建冰;段红兵;康健乐;柯孙葵;吴朝辉;何泽锋;李敏杰.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01)

[6] 胸科术后区域镇痛技术研究进展[J]. 潘倩;尹毅青;陈雪娇;张真真.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0(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