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石油的采收率离不开前期有效的勘探,地质录井作为石油勘探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石油采收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对石油勘探质量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基于地质录井现场多处于野外,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录井作业的过程风险也相当大,所以,加强录井作业现场的管理工作,是油田勘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地质录井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1.地质录井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质录井现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懈怠,未充分认识到地质录井作业的危险性,由于参与录井作业的人员素质不一,职工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经过严格的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员工素质与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标准之间存在矛盾;人为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由于作业人员的误操作问题;违章指挥,指挥调度人员指挥失误也可能引起事故的发生;紧急情形下作业失误,作业人员由于安全知识掌握不够、技术不熟练、事先对相关设备的安全性检测不到位等各种疏忽懈怠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了石油勘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二是技术要点理解不透彻,操作要点掌握不到位,地质录井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性工作,录井的目的是为了真实有效的获取地层和岩心的具体资料,因此仅有理论而无实践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或是空有经验而无理论支持一味的蛮干都是行不通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无法对岩心进行精准测量,二是针对柱状图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与分析,无形中影响了地质录井工作的深入开展。
2.提高地质录井现场管理的措施
2.1提高职工专业素质,强化安全意识
新时期下的油企勘探队伍更加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首先在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将地质录井过程中牵涉到作业程序,操作要点、重点、难点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集结成册,定期进行内部培训及考核,全面提高职工的录井技能水平;其次,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并将相关培训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培养全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相关的奖罚机制,发动职工积极发现安全隐患,对表现突出予以精神和物资奖励,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及效果,保障人员安全及设备安全。
2.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队伍的综合实力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录井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全面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一是要加强事故的救援演练机制建设,在常态化的培训和演习中,通过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熟悉相关救援设备的操作规范等手段,全面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防范能力;二是要提高录井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消除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要确保应急救援物品保障到位;三是操作人员现场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着工作服并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四是要设有专职的安全管理员,且24小时保持可联络状态,生产场所内各种安全标志、警示标识要设置完整。
3.与时俱进,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录井技术
新形势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革新地质录井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地质录井管理模式以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从录井作业的特点出发,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录井作业模式进一步升级,使之更趋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将高科技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基于能源不可再生的特点,极端恶劣环境下的能源勘探与开发成为主要方向,通过计算机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和远程化成为地质录井的焦点,科技和智能化使得可开发的区域达到最大化,智能录井为数字油田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无限数据传输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石油录井将实现数据自动化传输,如:信息化技术和井下宽带信息传输技术、实时录井技术等等,能大幅度的提升录井效率和录井质量,随着石油钻井机向着交流和变换频率发展,石油钻井深度也越来越大,录井设备越来越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实时通信和先进的分析工具实现产量的提高,既能满足石油的勘探和生产的进一步需要,又能保证石油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结束语:随着油气田勘探对象的变化,油田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地质录井作业正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及挑战,相关勘探技术的进步给录井现场作业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油企的进一步发展,在油气勘探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地质录井的现场作业管理,以保证录井作业环节的专业性与安全性,以录井资料为重点,以录井措施为根本,不断改善,持续创新,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参考文献
[1] 沈洪明 地质录井现场规格化管理及安全管控措施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年 第12月 29 00223-00223页
[2] 张润 王朝勃 黄健勇 王永红 陈汉成 试探地质录井过程中现场管理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 第11期 87-87页
[3] 王添跃 论地质录井队伍在现场规格化管理及安全管控方针《工程技术》2016, (1) 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