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全国各地的飞机场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不同的通信设备用量和应用频次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干扰抑制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航空通信过程中一些设备老化、设备使用寿命下降也会对航空通信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航空通信无线电的具体情况对干扰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干扰,保障航空通信质量。
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防护的重要性
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指的是在无线电通信中受干扰源的影响,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干扰类型主要包括同频道信号干扰、互调干扰、外界干扰、相邻频道干扰以及其他信号发射干扰。其中互调干扰是不能忽视的主要干扰之一,无线电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电流是恒定的,但是在受到互调后,无线电仪器被损坏,影响通话质量,甚至可能会导致飞行员无法与管制有效沟通,失去指挥。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必须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判断处理[1]。航空通信安全是无线电监测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飞行高度一般为2千米到1万米的范围内,飞机无线电信号的覆盖范围仅为几百公里,而受飞行速度和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的影响,飞机无线电信号可能会受周围信号干扰出现偏差,在受到干扰后,很难快速检测出干扰源的准确位置以及具体时间、干扰形式等。这会对飞机飞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重视航空通信无线电的干扰防护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来源
在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情况下,电子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在电子设备应用过程中,如果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可能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干扰,直接影响通信信号质量和性能。这些干扰源的分布范围比较广,且干扰类型也比较复杂,隐蔽性较强,干扰持续时间比较大,会导致干扰源排查工作难度增加。因此,在研究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防护工作时,需要对航空无线电干扰来源进行深入分析:第一,在广电业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干扰。广电业务发射的频段与航空业务是相邻的,在信号发射时可能会导致杂散信号被辐射到航空无线电信号内,影响航空无线电信号的稳定性对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第二,移动式电子设备的干扰。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如果机舱内人员有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且没有关闭电子设备,发出的信号会直接影响飞机无线电通信干扰,同时对通话的正常接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对飞机在正常轨道内的飞行产生影响。第三,地面设备使用不合理而产生的干扰。在飞机降落过程中,对相关的环境有严格的要求,要保证环境内没有对无线电产生干扰的信号辐射点,如果在飞机降落周围有规律性噪声,例如电子设备的地线连接不良,发出的噪声会对地空信号传输质量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地面电子设备使用不合理形成的。因此,需要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第四,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在高压电力传输过程中会存在信号干扰问题,尤其是在飞机降落场地附近环境中有电力传输电磁干扰会直接影响无线电的稳定性。为了尽可能降低高压电力产生的电磁干扰,要加强机场周围以及导航台附近区域管控工作,特别是在限制区域内,必须强化电磁干扰管理工作[2]。
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研究
加强航空内部设备管理
目前,在航空通信无线电防干扰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航空内部设备管理。民航内部设备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保证飞机安全的原则下必须只有确保设备安全才能够降低航空通信无线电受到的干扰。在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航空内部设备的具体使用要求对型号、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运行等不同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设备管理和维护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维护管理人员能够快速适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要求。在实际管理中还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利用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设备本身长时间运行、发射功率比较大的情况下,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设备保护工作。
构建通信干线与异地备份
通过构建通信干线和异地备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航空通信无线电受到的干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构建通信干线。在通信故障发生的分布区域,通信干线分布比较多,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保证系统设计的科学性。每一个运营商的通信干线特点都不同,采取的操作方法也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通信干线进行科学构建,保证航空通信的可靠性。第二,要构建异地备份。异地备份作为比较有效地应对无线电干扰的方法,其最主要的核心是选择区域的合理性,才能构建出独立合理的平台。在完成独单独平台构建工作后,可以将其进行有效连接,形成可以开展异地备份的筛选区域。但是在实际地区选择和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将所有区域台都纳入扇形区域内部才能够保证异地备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建立机载监测系统
重视机载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也是提高航空通信无线电防干扰水平的重要措施。开展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工作是近些年来我国采取的重要无线电防干扰措施。但是在无线电侦测设施应用过程中,其覆盖范围仍然不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空电台的干扰源查找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当前的监测系统发展现状,构建机载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网络的综合能力,促进无线电监测事业的稳定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通信质量是保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对航空通信无线防干扰控制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干扰程度,保证飞机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志雷. 航空通信无线电干扰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16):26.
[2]张慧聪. 航空无线电干扰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数码世界, 2018(8):1.
[3]张涵中. 探讨航空无线电干扰分析与应对措施[J]. 中国新通信, 2020, 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