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制式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站场设计对比研究 --以地铁与中低速磁浮为例
常逢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常逢潮,. 不同制式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站场设计对比研究 --以地铁与中低速磁浮为例[J]. 国际科技论坛,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342.
摘要:
站场设计是车辆基地设计的核心,因此其在不同制式条件下的设计也成为了当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关注重点。基于此,本文以中低速磁浮与地铁为例,分析对比两种制式的车辆基地在总平面设计、出入场线平纵设计、场内道路设计、排水设计四个方面的差异。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理论支持,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基地站场设计效果,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于车辆基地的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 车辆基地地铁 中低速磁浮 站场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7342
基金资助:

车辆基地是承担列车停车、检修等重要功能的场所,是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后勤基地,车辆基地的设计以使用便利、功能完备、节约成本为原则,而站场设计更是车辆基地设计的核心,且近年来,中低速磁浮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与传统地铁制式的车辆基地相比,其站场设计相关的内容差异明显。下面就两种不同制式的车辆基地在总平面设计、出入场线平纵设计、场内道路设计、排水设计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 车辆基地的基本功能定位

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基地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基地所承担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车辆停放、车辆检修、车辆保养等。因此,车辆基地也属于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就目前的车辆基地来看,其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停车区域以及车辆维修工作区域。

基于此,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基地进行设计时,相关单位与设计者一定要明确此类基地的主要功能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结合上述的功能定位标准,对其站场进行合理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满足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于车辆基地的实际应用需求,以此来提升其车辆检修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 不同制式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配置情况

(一)地铁车辆基地设备配置情况

就目前来看,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配置及其主要功能情况如下:1)办公生活区域,其主要功能是为地铁车辆基地中的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生活提供一个专用场所。2)停车列检库区,其主要功能是为地铁车辆的双周三月检库、列检停车库、镟轮库、洗车库积极试车线等提供一个专用区域。3)综合检修库,其主要功能是为地铁车辆的综合检修提供一个专用区域,包括定临修库、静调库、洗车库和吹扫库等,具体配置中,这些库区可在该专用区域内合并到一起,以此来满足地铁车辆实际的综合检查工作需求。4)其他设施,其主要功能是和上述的各个库区与直线进行连通,如场内道路等设施。5)预备条件,其主要功能是将远期八字接轨条件预留在地铁车辆段内,以此来满足其后续的路线扩建与车辆基地扩建等实际应用需求。

(二)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基地配置情况

就目前的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基地来看,其主要的配置及其主要功能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用联合库,其主要功能是为已经停运的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提供一个专用的存放区域。2)检修联合库,其主要功能是为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的日常检修及其维护工作提供一个专用区域。3)生产辅助用房,其主要功能是为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的生产及其辅助等工作提供一个专用区域。4)办公用房,其主要功能是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基地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专用办公区域。5)试车线,其主要功能是为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的运行测试及其性能试验等提供一个专用区域。

三、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站场设计的主要意义

在当今的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几乎每一个线路都设置了相应的车辆基地。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车辆基地,其站场设计的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数量很多,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就需要有一个专门对此类车辆进行维修和存放的基地,以此来提升此类车辆的维修养护效果,为其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保障。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车辆基地既可以用作其车辆的起点,也可以用作其车辆的运行终点,这样便可为列车的调度工作提供足够便利。当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高峰期时,通过车辆基地的合理建设与应用,便可为其提供足够的列车,以此来满足乘客们的实际出行需求。3)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加之其日常运行中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在实际运行中都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或问题,在此种情况下,通过车辆基地站场的合理设计,便可使故障车辆得到及时有效的检修处理,从而为其行驶效果及其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站场具有非常深远的设计意义。基于此,在对此类车辆基地进行站场设计时,设计者一定要结合其实际的设计与应用需求等,对不同制式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做出合理设计。

四、 不同制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站场设计主要设计策略

(一)总平面设计

不同制式车辆基地总平面设计原则相似:

(1)符合规划、集约用地。

(2)保护、适应周边环境。

(3)满足功能、作业便利且高效。

(4)房屋集中、分区明确。

虽然各制式的总平面布置原则基本相同,但由于中低速磁浮常用的道岔形式有三种:单开道岔、三开道岔、单渡线道岔,而地铁制式常用道岔形式仅为单开道岔,所以两种不同制式的线路连接方式由于道岔的种类有所差异,中低速磁浮制式的线路连接方式更为丰富,除单开道岔外,可采用三开道岔进行线路连接,以某地中低速磁浮总平面为例,总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

截图1741663001.png

图1 某地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图

(二)出入线平纵设计

两种制式在车辆、轨道结构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出入线设计时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不同,具体的技术指标

截图1741663017.png

注:V为列车通过夹直线的运行速度

(三)场内道路设计

两种不同制式的车辆基内部道路的设计原则基本一致,均要求设有供运输、消防使用的道路,并且应该有不少于两个与外界道路相连通的出入口。

中低速磁浮的轨道结构特殊,具体详见图2,轨面距离场地路基面有一定的高度且结构中空,与地铁的轨道结构相比,无法设置传统意义上的平交道,如库前平交道、洗车机附近的过轨平交道等,所以具体项目设计时需要考虑其他的道路措施,如地下通道等方式达到场地内部道路环通的目的。

截图1741663029.png

图2 中低速磁浮轨道结构示意图

(四)排水设计

车辆基地内的排水设计实际上可以统称为场地排水,可以按照不同的区域排水分为周边排水、咽喉区排水、道路排水及厂前区排水。以上区域基本可以覆盖所有的车辆基地室外场地。

中低速磁浮的道岔具有明显的特点,道岔需要安装在基坑内,基坑范围详见图1咽喉区,所以增加了咽喉区排水的需求,传统地铁的咽喉区排水会在无上盖盖板时着重考虑,一般会在股道间设置纵向和横向水沟,互相连通,收集咽喉区的雨水,最后排放至咽喉区外侧,因为中低速磁浮的道岔特点,所以在中低速磁浮的车辆基地内,咽喉区需要考虑道岔基坑排水,基本思路还是利用重力排或机械排将基坑内的水排放至咽喉区横向与纵向排水沟,最终排放至咽喉区外侧。

综上所述,中低速磁浮与地铁在轨道结构、道岔形式等方面的不尽相同,导致车辆基地在总平面布置、出入线平纵设计、道路设计、排水设计方面差异明显,具体体现在线路连接方式、出入线平纵设计技术指标、平交道设置、咽喉区排水,后续开展站场相关设计时需要针对性考虑以上问题。

参考文献:

[1]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文件.广东广州。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3]《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CJJ/T262-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