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市场与社会对航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航空制造业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精益生产模式的探索和推广。精益生产模式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生产模式的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航空产品实施精益生产模式的必要性
精益生产主要是指精简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不必要的环节的一种灵活的生产模式,主要特点是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对生产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市场、不同用户的需求。在我国的航空市场发展中,价格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开始探索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精益生产模式能够通过对产品设计、工艺设计、采购管理以及生产质量等环境进行全面的管控,实现对产品生产的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我国的航空产品生产和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着生产计划不细致,无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航空产品普遍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繁多的种类,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零部件的种类较为繁杂,不同的零部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生产周期和生产工艺,为航空产品的生产计划的制定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对航空产品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保证航空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实际要求[1]。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航空产业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生产研发方面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初步的建立,促进了航空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但是,由于航空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管制制度和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无法与市场的实际发展相匹配,使得部分航空产品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没有得到规范化的统一管理,造成了生产和管理中的混乱,不利于航空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对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产品生产管理制度,为航空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提供管理依据,以提高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2. 在航空产品精益生产模式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
2.1在航空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在航空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采用控制原料的质量的方式,对下游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抑制。在航空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下,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在满足客户的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对产品进行标准化、精益化的设计。在设计产品方案时,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参考以往的优秀产品的设计生产经验,并结合市场对于该类航空产品的要求,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除此之外,在产品的深入开发阶段,为了方便制造人员进行产品生产,保障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要求相关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积极沟通交流,以不同产品的零部件特点为依据,对不同的产品零部件进行分类和标记,讲零部件与产品编码录入产品设计库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为后续的产品设计提供参考,而且能够实现对产品生产的规范化控制。在对航空产品进行设计时,应当重视收集分析下游企业中产品设计和生产质量的信息,严格控制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提供航空产品的生产效率。
2.2在工艺设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在航空产品的工艺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依照制造能力和精益生产模式的要求,为零件设计不同的工艺路线。在制定精益生产模式的生产计划时,需要对新建成的生产线进行测试和审查,以保证产品的生产安全,同时,在对生产线进行调整之后同样需要在审查合格后投入生产。在产品生产工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产风险进行识别筛选,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以控制在产品工艺设计中出现风险的概率。除此之外,针对生产过程较为复杂、质量具有不稳定性的航空产品,需要建设专门的检查流程。在航空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中,检查点的设置对于整个生产流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要求检查点不仅能够完成对产品质量的中途检查,而且需要控制整个生产流程的节奏,避免出现产品堆积现象,影响航空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在设立质量检查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制造流程和质量检测的要求,合理设计检查方案。
2.3在制造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2.3.1对生产条件的控制
为了保障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应当根据不同的产品制造特点,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岗位的工作前期培训,培训重点应当放在产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方法和产品质量监察方面。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航空产品的生产错误,需要对监管人员进行同样的培训,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产品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对生产现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关注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是否合乎规范,采取奖惩制度,以保障航空产品的生产规范性和安全性。
2.3.2对数控程序的控制
数控程序作为提高航空产品的生产效率的重要系统,在精益生产模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尤其注重生产安全性。新的数控系统投入产品生产之前,必须经过试切加工,确保数控程序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转。除此之外,由于数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在对使用参数进行调试之后,应当禁止工作人员随意调整更改数据程序,避免对航空产品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2.3.3对检验过程的控制
在航空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中,为了保证生产的规范性,需要在正式开始生产之前,全面检查制造技术的状态和生产模具的参数,并将确认的数据进行记录,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以这次的数据技术作为基准,定期进行检修调试,避免航空产品出现生产误差。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过程性检测是控制航空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能够提高航空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出现不必要的返工重做问题。
2.4在质量验收中进行控制
在航空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中,可以使用在线监测、三维数字化检测技术等质量检测技术对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及早发现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建立全面的过程性质量检测系统能够实现航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高质量化,提高航空产品的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零部件,应当及时将其送到实验室交由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检测,总结零部件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据此对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进行改进,减少故障损失,提高航空产品的生产质量。如果某条生产线连续出现了多次不合格的产品或零部件,应当采取紧急停工的措施,全面排查生产故障问题,保障航空产品的生产效率[2]。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航空产品的市场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渐被精益生产模式取代,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航空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精益生产模式主要包括了从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质检的全过程航空产品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姜楠,蒋建军.技术状态管理在航空产品研制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军转民,2021(17):46-48.
[2]陈锐,吕明钊.航空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数字通信世界,2020(08):237-238.
作者简介:史新权(1990.01—),男,汉族,甘肃定西人(籍贯),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航空产品质量管理(具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