沘江流域(兰坪段)水质改善提升阶段性治理成效
胡慧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慧霞,. 沘江流域(兰坪段)水质改善提升阶段性治理成效[J]. 水资源研究进展,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1.
摘要: 介绍了沘江流域概况,分析了2006年至今沘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沘江流域(兰坪段)水污染因子由重金属转变为氨氮,详细总结了水污染因子变化原因、治理过程度及治理成效,2022年沘江河国控金鸡桥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水质要求,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
关键词: 沘江流域;氨氮污染;治理成效
DOI:10.12721/ccn.2024.157061
基金资助:

1、沘江流域概况

沘江位于怒江州兰坪县和大理州云龙县境内,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沘江分上下游。上游分东西二岔,东岔称上沘江,西岔称金坪河。东岔发源于兰坪县境内干竹河村委会的青岩头山(海拔3662.2米),河流由北向南流;西岔发源于境内的白雪山(海拔3736.1米),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于金顶镇文兴村委会与东岔汇合,汇合口以下称沘江河,东西二岔汇合形成干流后由北向南,于金鸡桥流出县境进入云龙县,于云龙县功果桥下游约200米处汇入澜沧江。全长169.5公里,流域面积2709.4平方公里,其中兰坪县境内流长46.7公里,云龙县境内流长122.8公里。

2、沘江流域(兰坪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2.1 2006-2014年沘江流域(兰坪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兰坪县境内分布有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其储量占全国铅锌储量的16%,且集中在6.9Km2的矿区范围内,储量集中,规模巨大,品位较高,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除铅锌资源外,流域内还分布有锡、铜、铁、银、盐、大理石等多种矿藏,已查明有9个矿床,108个矿化点和矿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兰坪铅锌矿无序大规模群采,生产废水、尾矿不经过处理直排以及冶炼废渣无尾矿库而就近堆存于沘江河两岸。沘江上游的四个矿区(凤凰山矿区、大龙矿区、金龙矿点和来龙矿山)无任何防治措施,每年约有40万吨的矿山废弃物经降雨随着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沘江河,致使沘江河岸、河床堆积物厚达1-10m。

根据兰坪县环境监测站2006年至2011年对沘江河多个断面水质长期的监测结果显示,沘江河水体主要的污染因子以重金属铅、锌、镉、砷为主,2006-2008年铅最高超标可达274倍,镉最高超标110倍,锌最高超标2.3倍,砷最高超标11倍,重金属污染严重,多年来水质均为劣Ⅴ类;怒江州环境监测站2010年4月、9月、2011年5月及10月麦秆甸断面在对沘江底泥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也显示沘江底泥已受锌、铅、镉和砷四类重金属污染,且污染严重[1]

沘江河水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沿岸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长期以来的沘江流域内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省政府领导专门批示要解决沘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按照水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在沘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兰坪县政府组织开展兰坪段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并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和《沘江流域兰坪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将沘江综合治理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9—2011年,第二阶段从2012—2015年),涉及7大工程、3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8.10亿元,其中20个项目涉及兰坪县,总投资8.2亿元。

通过多年来的资源整合,综合治理,截至2014年沘江河污染趋势逐年下降,沘江河从原来的劣Ⅴ逐渐达到Ⅳ类水标准,水质明显改善。

2.2  2015-2020年沘江流域(兰坪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根据《云南省怒江州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对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显示,兰坪县沘江河流域温庄桥、金鸡桥自2015年至2020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水质良好。但2020年沘江河流域国控金鸡桥断面3月、4月份水质类别为V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已超过其水环境功能区划划定Ⅳ类标准要求(2020年沘江河水功能区划类别是Ⅳ类,2021年开始为Ⅲ类),五年间沘江河流域氨氮指标呈显著上升趋势。

2.3  2021年至今沘江流域(兰坪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自2020年11月份起兰坪县共收到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兰坪县沘江金鸡桥断面水环境质量风险提示的函》5份,提示函中根据国家采测分离监测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金鸡桥断面共计出现5个月水质类别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情况,分别是3月(V类)、5月(Ⅳ类)、6月(V类),7月份(Ⅳ类)11月(劣V类)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氨氮。沘江金鸡桥断面2021年水质类别(均值评价)为Ⅳ类,轻度污染,已超过其功能区划要求的Ⅲ类水质目标,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氨氮,平均浓度1.17毫克/升,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判定,超过Ⅲ类标准限值0.17倍。2022年1月金鸡桥断面水质类别为V类,3-4月为Ⅳ类,主要污染物指标还是氨氮。

通过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因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无序大规模群采导致沘江河水质重金属严重超标,2014年之前兰坪县沘江河水质污染因子主要为重金属(铅、锌、镉、砷)。2020年开始沘江河开始出现氨氮超标的情况,2021年最为严重,污染因子由重金属转变为氨氮。

3.沘江流域(兰坪段)水质氨氮超标原因分析

按照省、州级关于沘江河段水质变化问题的工作提醒函,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兰坪分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沘江水质状况核查工作组,对沘江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和监测,并于2021年7月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对沘江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源现状开展初步调查。通过对沘江河沿岸高坪、金龙、文兴、金凤、七联、官坪、箐门等七个村居委会农村、永泰社区居委会移民安置点、大龙村生活污水产排现状及沿河污染源的调查。经监测和排查,氨氮超标的原因为:

3.1农村改厕改圈未全覆盖

沘江沿线部分农户未建化粪池等简易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通过公路边沟渠直接排放后汇入沘江河或其支流,对沘江河水质产生影响。

3.2农村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缺乏

沘江河沿岸村庄密集,生活污水未完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高,污水散乱排放至周边箐沟汇入沘江河河道中,部分沟箐存在垃圾乱丢乱堆现象,对沘江河水质产生影响。兰坪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对沘江流域干流、支流、各入河排口进行了不留死角排查和水质监测,共排查出77个排口,并对77个排口及沘江流域干流8个断面进行了全面采样分析,监测因子主要是氨氮。通过排查分析,77个入河排口中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或污水排放标准的有53个断面,地表水超标倍数最高可达23.71倍。

3.3城区雨污不分流,污水收集率不高

部分污水未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滨江大道沘江河沿岸有多个污水排放口未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直接排入沘江河,沘江河水质在大龙沟汇入处水质产生急剧恶化;金顶农贸市场部分污水未进入已建污水收集处理池,直接排放至沘江河支流金坪河。

3.4污水处理厂出水影响下游国控断面

沘江河流域未经收集的生活污水经沘江河高坪段、金龙段、县城段及各支流汇集累积后,与下游兰坪县污水处理厂出水汇集,由于兰坪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1万立方,但因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3万多人,生活污水产量大,实际每天处理污水达1.2万多立方,已超负荷运行,导致污水处理时间不够,达标排放但浓度偏高。而污水处理厂排放口距离下游国控断面金鸡桥距离较近(仅1.5km),河流自净功能还未恢复,也是导致下游国控断面金鸡桥断面氨氮浓度过高的原因之一。

3.5农业污染源

一是畜禽养殖企业及散养农户环保意识淡薄,污染治理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简陋,污染物达标排放有待加强。二是散养分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污染物排放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粪污直排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防治对策及措施

沘江河水质明显恶化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于2022年2月12日召开兰坪县2022年总河长会议暨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部署会议,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其他县级领导为副组长,35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组成专班集中办公,制定印发了《兰坪县沘江流域水质改善提升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明确了21项具体工作举措,明确了近、中、远期工作目标,挂图作战。将沘江保护治理工作情况纳入有关乡镇、部门考核评价依据,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责重点内容,确保沘江流域水质改善提升工作高效推进。主要工作措施分以下两个阶段。

4.1应急攻坚阶段(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

4.1.1 立即开展沘江流域清河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沘江流域河道及两侧河岸生活垃圾,积极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治理工程;

4.1.2住建、水利、环保、农业、工信、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流域内污染源摸排锁定工作,明确问题整改底数,强化重点排污口监管和监测工作;

4.1.3 排查流域内污水管网完好情况,对局部区域管网老化、破损、淤堵、渗漏问题立行立改,杜绝污水跑、冒、滴、漏、直排沘江行为的产生;

4.1.4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启动兰坪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攻坚建设工作,确保到2022年3月31日前,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新增1万方,污水处理能力满足现状要求;

4.1.5完善资金整合及调配力度,确保应急阶段沘江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

4.1.6.重点开展永泰、永祥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的修缮完善工作,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4.1.7启动并全面完成沘江河道及周边“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两违”建筑整治工作;

4.1.8加密监测,强化数据指导。在沘江干流支流、跨界断面、考核断面、重点排污口等重要部位新增一批水质监测点,加大监测频次,确保全流域水质数据实时掌控,实现沘江流域内水质最快脱劣,按规定达标出境。

4.2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

4.2.1开展的各项应急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4.2.2逐年增加沘江流域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整治等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有关工程建设全面完工;

4.2.3沘江河流域内农业产品结构优化、畜禽养殖规范化、散养和粪污乱排行为有效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到位;

4.2.4重点工业企业排污监管到位,避免环境污染突发案件发生;

4.2.5沘江岸线规划、村庄规划逐步完善,空间规划指导发展能力有效提升;

4.2.6部门责任落实到位,长效性措施稳步实施,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管理等制度逐步成熟。

5、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年来,各责任单位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沘江水质改善提升各项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兰坪县沘江流域水质改善提升工作三年行动方案》中21项举措已完成并长期坚持的有12项,正在推进9项。细化至部门工作任务64项,目前已完成并长期坚持51项,按时序推进13项。通过一年的集中攻坚,沘江水质较2021年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全年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以内。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5.1大力开展截污治污工程。一是推进兰坪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一期提标项目,截止目前一期提标(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改造、二期扩建项目均已投入试运行。二是先后推进团结社区、玉泉社区、金坪河等60余点零星截污、老旧小区排污改造、城区管网完善提升、城区综合管网建设,截至目前完成雨污合流管道整治约20公里、新增污水管网约15公里,沟渠治理6条约7公里。大部分片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治。三是完成福坪村委会汉口村、箐门村委会新井小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正在推进箐门石登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四是完成兰坪县沘江河(文兴检查站~锌业公司段)河道清淤工程。

5.2积极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大规模的清河行动,累计清理河道140条,清理垃圾约1635吨。二是扎实开展“拆棚治乱”专项行动,共排查出金龙、文兴等社区临时搭建种养殖工棚问题190户,已拆除40户、旱厕36座、私搭乱建20处。三是制定《兰坪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工作方案》,对金龙社区、香山小区、白沙村、金凤村等流域范围内畜禽散养、粪污直排等面源污染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关停禁养区域养殖场7家。四是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确定金顶街道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面积1000亩,完成金顶街道、啦井镇桃树村、挂登村有机肥发放工作。

5.3 推进“两违”“四乱”河道整治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河岸管控线划定工作,《沘江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并印发。二是编制沘江流域“四乱”整治方案并严格实施,共排查出“两违”“四乱”等临河违建问题65个,已拆除或整改51个,其余14个正在推进。

5.4 开展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工作。以“两化三美”为总体目标,在沘江河流率先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全面提升沘江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植树活动,共实施沘江流域天然林管护21.7万亩、退耕还林816.3亩、还草1755.9亩,实施金鼎锌业植被恢复造林1250亩,实施沘江流域生态建设提质增效2000亩,安排沘江流域生态护林员648人,持续开展好流域森林资源管护工作。

5.5 加强部门联动,开展执法监管工作。一是加强流域内企业排污整治,督促指导2家企业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整改。对69家企业开展监督监测,发现问题120个,共下发执法通知38份,行政处罚20万元。二是加强城镇餐饮、洗车场、洗涤厂等市场主体管理,共检查市场主体74户,责令未达标排放整改8户,责令16家洗车场修建沉淀池。针对市场主体餐厨废弃物已安装130余相应规格油水分离器已减轻污水处理厂负荷及管网堵塞风险。

6、应急攻坚治理后沘江流域水质情况

根据国家采测分离数据显示,沘江河国控断面金鸡桥水质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1月为Ⅴ类,2月未测,3-4月为IV类,5-10月均为Ⅱ类水,11、12月为Ⅲ类,全年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2023年1月Ⅱ类,2月Ⅲ类,3月Ⅱ类。

兰坪县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全面掌握沘江河流域不同断面不同时期水质状况,在流域上设置8个监测断面,定期不定期的对各个监测断面水质氨氮进行监测,枯水期(1-3、10-12月)上游水质仍有IV类-Ⅴ类水情况,下游国控金鸡断面基本保持在Ⅲ类水标准,也有IV类水的情况,水质不稳定。

7、结束语

通过一年多的集中攻坚,沘江水质较2021年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2022年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以内。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改善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由于2022年为应急攻坚阶段,城区截污治污没有形成系统整治格局,治标不治本。在旱季和雨季,水质依然存在反弹风险。2023年兰坪县将着力破解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高位推动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提升工作,一是积极谋划推进沘江二期治理项目和沘江河下游(金凤村-金鸡桥)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以补齐城区主管网短板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短板问题。二是要积极谋划县城截污治污空白区项目和沘江上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力争流域治理项目全覆盖。三是积极谋划市镇管网建设项目,补齐市镇管网短板。四是进一步加大面源污染治理。五是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周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正常、达标排放。

相信各项工作措施的逐一落实,沘江河水质改善提升综合治理工作一定能取得明显效果,水质得到根本改善,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

参考文献:

[1]胡慧霞.兰坪县沘江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环境科学导刊,2015增刊,11-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