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于丽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于丽娜,. 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研究[J]. 国际科技论坛,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360.
摘要:
混凝土因其杰出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而备受赞誉,同时具备高强性能,这在建筑领域中确立了其核心位置。混凝土的原始材料性能直接关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对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如砂石、水泥以及粉煤灰等,进行精确的科学检测以全面评估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其配合比、制备过程及最终混凝土的物理特性均符合既定的工程标准。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
DOI:10.12721/ccn.2024.157360
基金资助:

1.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耐久性的基础步骤。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是保证建筑品质的先决条件。首先,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骨料、水和各种化学添加剂,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例如,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熟料矿物组成,骨料的粒径、级配和含泥量,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这些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强度不足、耐久性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工程事故。其次,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可以预防潜在的质量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运输条件、存储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原材料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定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避免因原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隐患。再者,严格的原材料检测也是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筑行业都有明确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检测规范,施工单位必须遵守这些规定,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最后,从经济角度看,虽然混凝土原材料检测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相比于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返工、维修甚至重建,这些投入是必要的,可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2.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

2.1水泥检测

水泥在混凝土的构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实施精确的检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接收水泥之前,必须进行水泥出厂合格证的详细检查,特别关注其不溶物水平、烧失量、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含量,以及水泥的细度等关键指标。同时,必须对水泥的凝结时间、稳定性及强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此外,还需检验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以保证净浆的流动性能满足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上,应分批检测胶砂的强度和标准稠度用水量。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必须对检测设备的精度进行严格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避免检测误差。因此,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程和标准进行水泥抗折强度的检测,以保证水泥试件的清洁度,并对检测环境温度进行适当的控制,通常温度范围设定在20±2℃。同时,采用微机控制的压力机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最后,需要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以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能。

2.2沙石检测

沙石是混凝土中的一种常用骨料,对其进行检测可以评估其物理性能和质量指标。常用的沙石检测技术包括沙石的粒度分析、含泥量测试和含水率检测等。通过这些检测技术,可以确保沙石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第一,沙石的粒度分析是通过对沙石颗粒的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沙石的颗粒特性和筛分合格率。常见的粒度分析方法包括干筛法、湿筛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干筛法适用于较粗的沙石,湿筛法适用于较细的沙石,激光粒度分析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粒径分布数据。第二,含泥量测试也是沙石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含泥量是指沙石中的泥土或细粒颗粒的含量,它对沙石的质量和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常用的含泥量测试方法包括湿筛法、沉降法和重量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沙石中泥土的含量,并进行合理的控制。第三,沙石的含水率是指沙石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它直接影响沙石的工作性能和混凝土的强度。常用的含水率检测方法包括干燥法和速效含水率仪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沙石中的水分含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2.3外加剂检测

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常用添加剂,对其进行检测可以评估其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在外加剂的检测中,外加剂的含量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首先,通过测定外加剂的含量,可以确保混凝土中添加的外加剂的配比准确,以满足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常见的外加剂含量测试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重量法和体积法。化学分析法适用于测定外加剂中特定成分的含量,重量法和体积法适用于测定外加剂的总体积或总重量。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外加剂的含量,进一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其次,流动性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之一,而外加剂可以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因此,外加剂的流动性评估是外加剂检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外加剂流动性评估方法包括扩展坍落度测试、流动度测试和稠度测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混凝土在添加外加剂后的流动性能,并确定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最后,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从开始搅拌到开始凝固的时间,而外加剂可以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产生影响。因此,外加剂的凝结时间测定也是外加剂检测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包括刺穿试验、温度测定和压实度测定。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外加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外加剂用量和搅拌时间,以控制混凝土的凝结过程。

2.4用水检测

水作为混凝土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其质量对混凝土混合物的酸碱度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工程的强度和抗压性能。在混凝土混合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自来水。然而,水质评估阶段,需要对自来水、蒸馏水和饮用水等进行对比试验。这些试验结果用于评估和分析混合水的质量。同时,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程序,对水中的硫化物、矿物质含量以及酸碱度进行精确检测。此外,还需要进行详尽的对比分析,包括水泥的凝结时间、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以及抗压强度等参数,以确保所有用水标准均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保证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

2.5粉煤灰检测技术

粉煤灰是混凝土中常见的活性掺合料,其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粉煤灰检测主要包括粉煤灰的细度、活性指数、含水量、烧失量、碱含量等参数的测定。首先,粉煤灰的细度检测通常采用负压筛析法或激光粒度分析法,以评估粉煤灰颗粒的大小和分布,这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有直接影响。其次,粉煤灰的活性指数检测是评估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对比试验来确定。此外,粉煤灰的含水量会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和水的需求量,需要通过烘干法进行测定。烧失量则反映了粉煤灰在高温燃烧过程中的不稳定性,过高可能会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产生影响。粉煤灰的碱含量对于碱-骨料反应敏感的混凝土工程尤其重要,过高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这些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3.结语

混凝土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运用精确且合理的检测方法对诸如水泥、水、粉煤灰等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是必要的,以确保所有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都能满足设计规范。同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对这些材料进行规范的混合操作,以此为提高整体建筑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少平.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散装水泥,2023,(04):177-179.

[2]江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测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21):185-188.

[3]欧祖平.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及其综合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2,(24):119-121.

[4]李家磊,肖红.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技术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5):19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