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
唐春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春婕,. 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J]. 航空航天学报,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5.
摘要:
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是适航要求也是客户要求,同时也是评估技术出版物内容正确性、有效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为了制定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和验证管理方案,有效支撑日益蓬勃发展的技术出版物业务,通过剖析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所面临的问题,对标国际主流标杆企业开展研究,并参考相关国际规范,初步总结提炼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和验证管理方案。其中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主要包含书面验证、地面操作验证和试飞操作验证三种,技术出版物管理方案需遵循高效、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的原则,管理流程化、信息化,真正实现管理服务业务、业务助推管理,对建立健全技术出版物验证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验证方法验证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35
基金资助:

引言

技术出版物方向主要负责产品技术出版物的开发与维护,为客户提供满足适航要求和发动机运行使用要求的技术出版物,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出版物的编制、验证、交付、维护与构型管理等【1】,同时承担手册适航报批、手册验证和客户支援等工作。验证是保证技术出版物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必要条件。

国外大型航空发动机主制造商经过多年的客户服务经验,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出版物验证体系。而国内民用航空领导起步较晚,缺乏前续型号的经验积淀,处在边摸索边建设的境况。由于技术出版物的验证方法不明确、验证管理制度不健全、验证体系缺乏,导致技术出版物验证的策划和开展遇阻。

1 技术出版物验证要求【2】

咨询通告AC-91-11R1《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文件》对验证提出了要求,包括:

a) 书面验证要求:持续适航文件在内容编写完成后应当经过工程设计部门的审核,确定所编写内容符合相关的设计和分析、验证报告;

b) 实操验证要求:

— 对于经过审核的持续适航文件内容,应当以草稿的形式予以内部出版编辑,并提供预期使用人员(如试飞维修人员、教员、工程支援人员、试飞人员、教员、运行支持人员等)进行必要的验证,确认持续适航文件的内容准确、可正确理解和具备可操作性;

— 验证应当在确认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由验证人员严格按照持续适航文件的内容进行操作,否则验证工作视为无效;

c) 重复验证要求:对于因研制过程中设计更改和验证问题造成的持续适航文件内容修订,应当重复上述审核和验证过程,直至航空器设计冻结后形成持续适航文件的初稿,并提供局方审核。

2 国内技术出版物验证现状 

目前国内可查阅的技术出版物验证资料《民用飞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探讨》【3】对飞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进行了探讨,是在当时国内民用飞机研制起步阶段,在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和验证工作一穷二白的前提下,参考AP-21-AA-2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附录H符合性方法【3】推演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MV1至MV8)。目前国内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的验证基本依据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选取和验证实施。但是在方法选取和实施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够具体、方法冗余的情况,给验证策划和实施带来困难,导致验证效率低下。同时缺乏健全的验证管理方案,技术出版物验证存在工作反复、验证策划不周、验证管理低效的情况,严重影响客户使用满意度。

符合性验证方法是在型号合格审查过程中,为了获得所需的证据资料以表明适航条款的符合性,申请人所采用的表明检查对象与适航条例的符合程度的方法【2】。也就是符合性验证是表明提交的适航审查资料和适航条款的符合性。而技术出版物验证是指对技术出版物内容进行正确性、有效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证明,是技术出版物编制环节的支撑。

基于以上符合性验证和技术出版物验证概念本质的不同,其验证方法也有本质的不同,不能只是简单的借鉴。需要基于技术出版物实际验证需求、验证对象,同时借鉴国外大型航空发动机主制造商的经验制定适合国内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和验证管理方案。

3 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 

技术出版物验证主要包括书面验证和操作验证两种验证类型,对于程序类数据模块,主要开展操作验证,部分数据模块会采用书面验证和操作验证相结合的验证方式,对于非程序类数据模块开展书面验证。根据验证资源的不同,操作验证又细分为地面操作验证和试飞操作验证。

在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选取和验证规划过程中,为了体现验证资源,针对验证对象有更明确的验证方式,将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设置成书面验证、地面操作验证和试飞操作验证三种方法。其中书面验证包含设计审查,虚拟仿真,经验判断,工程分析,类比,虚拟维修仿真等方式;地面操作验证包含地面人员实际操作、实验室测试、设备测试、伴随验证等方式;试飞操作验证包含地面机上测试。

根据国内外权威资料和国外大型航空主制造商的经验,结合国内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验证特点,总结提炼出技术出版物和验证方法、适用对象和验证方式,具体验证方法见表1。

表1 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

44.png

4 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

针对不同的出版物内容,如何选择对应的验证方法,是验证技术的关键。依据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技术内容、技术成熟度以及不同验证方法需求的固有特点,建立面向适航规章及民用发动机维护的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方案和流程,以指导技术出版物验证工作高效开展。

4.1 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方案

验证策划遵循高效、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原则,验证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书面验证和实际操作验证的方法,并且优先进行书面验证,如果书面验证不能满足,则补充进行实际操作验证。操作验证应尽可能跟随项目任务进行伴随验证,减少专项验证规划。开展验证之前,需要明确验证计划、建立验证组织、协调验证资源、制定验证方案。

验证任务必须按照验证等级进行人员授权,由经过授权的人员完成验证操作和验证记录。对一个程序验证的实际操作演示,必须按照内容步骤进行,并且必须在能给程序的适用性提供合理保证的条件下进行。涉及到机载设备的程序,如果其数据模块包含了程序信息,需要在车间进行操作验证。

技术出版物验证是技术出版物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基于国际规范S1000D的交互式电子技术出版物的验证方法需要根据数据模块所包含的技术信息进行选择,验证结果需要进行标记,对于参考设计图纸、测试文档等进行验证的方法称为书面验证,验证结果标记为“table top”;对于包含程序步骤,并且需要按照程序步骤开展实际操作的验证称为操作验证,验证结果标记为“On object”;对于书面验证和操作验证组合进行的验证标记为“table top and on object”。【4-5】

4.2 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信息化方案

随着交互式电子技术出版物的盛行,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采用基于S1000D规范的技术出版物编制系统编制是大势所趋,验证作为技术出版物编制流程中的一个环节,验证流程和验证结果电子化将大幅提升验证效率、节约人力成本、降低管理成本。基于前面对验证现状、验证方法和验证管理方案的研究,从信息化角度制定如下验证管理信息化方案,实现验证流程自动化,验证结果电子化。

a) 设计、开发与技术出版物编制系统集成的验证功能;

b) 验证流程E化至集成有验证功能的系统中;

c) 技术出版物验证系统自动提取编制系统中数据模块的验证方法标签,技术出版物数据模块流程自动流转到对应的验证环节;

d) 验证人员对内容进行验证后在系统中填写验证检查单,验证结果自动反馈至技术吃不误编制流程中,成为技术出版物编制环节的支撑材料。

5 总结

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是适航要求也是客户要求,同时也是技术出版物内容完整性、正确性、可操作性的保证,是提升客户满意度、保证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和安全运行的前提。本文通过剖析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所面临的问题,对标国际主流标杆企业开展研究,并参考相关国际规范,初步总结提炼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和验证管理方案,总结如下:

a) 对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和验证方式的总结提炼和明确,能有效指导技术出版物验证规划和验证实施,填补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技术的空缺;

b) 技术出版物验证管理应该瞄准需求,遵循高效、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的原则,有效将管理与业务相融合,管理流程化、信息化,真正实现管理服务业务、业务助兴管理,对建立健全技术出版物验证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平 等,民用航空发动机运行支持体系架构设计[J],航空动力,2019(45):79-85

【2】 中国民用航空局,AC-91-11R1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文件[S], 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2014:1-19

【3】 李卿卿 等,民用飞机技术出版物验证方法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5(27):37-41

【4】 Aerospace and Defens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Europe,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S1000D: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Publications utilizing a Common Source Database (Issue 4.1) [S].2012

【5】 Aerospace and Defens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Europe,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S1000D: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Publications utilizing a Common Source Database (Issue 4.2) [S].2016

作者简介:唐春婕,中国航发商发,工程师职称,从事服务保障业务工作。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