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烟草农业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普子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普子益,. 气候变化背景下烟草农业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J]. 气候变化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7.
摘要:
本文将探讨在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烟草农业的碳减排措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分析烟草农业碳排放的现状和挑战,提出减排策略,旨在引领烟草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
关键词: 气候变化烟草农业碳减排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5.157007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领域,烟草农业在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烟草农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实施碳减排措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烟草农业碳排放现状与挑战

1.1 烟草农业碳排放分析

1.1.1 烟草种植、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源

烟草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释放大量的碳排放。首先,烟草种植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土壤管理和化肥施用。烟草植株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来生长,因此农民通常会施用化肥来增加产量,这些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此外,烟草种植还需要大量的机械化作业,如耕地、播种、施肥等,这些作业会消耗大量的燃料,也会导致碳排放的增加。其次,在烟草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碳排放。烟叶的采摘、晾晒、烘烤等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木材、煤炭等,而这些能源的燃烧过程同样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1.1.2 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风险

烟草农业碳排放对气候变化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风险。首先,烟草农业碳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涝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于烟草的生长和生产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其次,烟草农业碳排放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烟草种植过程中过量施肥、农药使用等会导致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烟草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过度使用水资源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 碳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碳减排对于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减少烟草农业的碳排放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累积量,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从而降低极端天气事件频率,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其次,碳减排可以促进绿色烟草生产和加工,提高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采用减排措施,如推广有机种植、利用清洁能源等,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还能减少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另外,碳减排还有利于提升烟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产品需求逐渐增加,采取碳减排措施可以为烟草产品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二、烟草农业碳减排策略与措施

2.1 技术创新与生产优化

2.1.1 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种植技术

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种植技术是减少烟草农业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采用精准农业技术,结合遥感、卫星导航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此外,推广节能设备和新型种植工具,如高效喷灌设备、智能温室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另外,推广有机种植技术也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有机种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壤健康,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碳排放。

2.1.2 优化施肥、灌溉管理减少碳排放

优化施肥、灌溉管理是降低烟草农业碳排放的关键举措之一。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流失,降低氮肥的挥发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采用滴灌、微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定量施肥,减少灌溉水量和化肥使用量,降低碳排放。此外,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制定施肥方案,调整施肥时机和方式,进一步提高施肥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在优化灌溉管理方面,采用精准灌溉技术是有效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之一。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作物需水量等信息,实现精准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减少水分浪费,降低抽水能耗和碳排放。

2.1.3 清洁生产

烟草是一种全球重要的农作物,其生产和加工过程对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采用清洁能源在烟草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采用清洁能源(如生物质燃料)在烟草生产和加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烟草生产和加工中常使用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加剧全球暖化问题。而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基本等于其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具有减少碳排放的环保优势。

其次,电能调制设备在烟叶加工中的应用也是推动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烟叶加工过程中常使用大量的燃料来提供加热或动力,这不仅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还会增加能源消耗。而采用电能调制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电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其使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产环境,实现绿色生产。

在烟叶加工中使用生物质燃料和电能调制设备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烘烤和烟叶干燥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而电能调制设备的精确控制能力可以确保烟叶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2 碳市场与碳交易机制

2.2.1 发展碳交易市场激励碳减排行为

发展碳交易市场是促进烟草农业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碳交易市场是一个通过买卖碳排放权来实现碳减排的机制,企业和农民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种植绿色农作物等方式减少碳排放,获得碳排放权,再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碳减排盈利。这种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激励农业生产主体提高碳减排意识,采取减排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同时,建立碳交易市场还可以促进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碳交易市场,企业和农民可以获得经济回报,提高碳减排技术的投入积极性,推动碳减排技术的创新与普及,促进绿色技术在烟草农业中的应用。

2.2.2 探索碳中和、碳抵消机制在烟草农业中的应用

碳中和和碳抵消机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碳减排方式,也可以在烟草农业中得到应用。碳中和是指通过吸收或消除等量的二氧化碳来抵消碳排放,如通过种植树木、湿地恢复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净碳中和。碳抵消则是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或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量。在烟草农业中,可以探索种植树木、建设湿地等方式实现碳中和,通过碳抵消项目来弥补烟草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可以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碳中和和碳抵消项目,通过推动碳中和和碳抵消机制的应用,实现碳减排目标。

三、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3.1 生态农业理念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生态农业理念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在烟草种植中得到应用。例如,采用有机种植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态平衡,促进益虫、天敌的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绿色种植。另外,在烟草种植中引入生态景观设计,打造绿色烟草生产基地,提升景观效益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高烟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3.2 推动农田循环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

农田循环利用是实现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推动农田循环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烟草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农田循环利用中,可以采用绿肥种植、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还田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结论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烟草农业需要积极应对碳排放挑战,实施碳减排措施,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综合运用技术、市场和生态等多方面手段,推动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进烟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明军,夏鹏亮,黄勇,等.农业碳排放研究进展及烟草农业碳计量研究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6):9-17.

[2]李利君.河南省郏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1.

[3]赵艳.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03):139-1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