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麻智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麻智慧,. 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J].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100.
摘要:
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作业具有复杂性特点,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以往运用的二维设计方式,无法将工程设计情况直观、清晰的展示出来,影响整体施工质效,返工率比较高。而BIM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合理建设,能够将设计方案直观展示出来,及时发现与施工现场不相符的情况,便于施工内容的优化调整,可促进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作业的高效率、高标准和高质量完成,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关键词: 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BIM技术;可视化
DOI:10.12721/ccn.2022.157100
基金资助: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化建模技术,能够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建模的方式进行展示,可视化、系统化和模拟化比较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可提高施工布线的合理性,快速进行信号收集与传递,提高铁路信号工程建设水平,便于对铁路信号的科学管理。由此可见,加强对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BIM技术的优势特点

1.1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建筑项目的可视化。结合计算机系统将建筑工程的设计转化成图形,使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图像的显示状况进行建筑工程的准确施工。而且,在BIM技术使用中,可以通过Revit模式的运用,直接建造出三维立体模式,转变以往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准确性。

1.2协同化

要合理地利用BIM技术,其系统可以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特点,将不同的文件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信息的协调处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可视化,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过程的冲突。

1.3 模拟化

在建设工程项目BIM技术使用中,可以结合建筑项目复杂的特点,进行数据内容的循环验证,系统通过建筑实体模式的展现,模拟建筑项目各个真实状态。

2.传统施工技术方法中的不足

2.1施工设计信息无法充分表达和有效传递

以往使用二维平面图纸开展室内信号综合布线工程作业时,经常会出现施工信息传递不全面的情况,不能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无法清晰的理解施工图纸中所表述的内容,施工人员需要将二维图纸中的内容,在脑海中转化为三维设计内容,进行三维布线,在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情况,无法对各项设计进行充分表达与理解,从而影响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2.2施工完成后出现返工的情况比较多

施工人员按照二维图纸进行施工作业时,需要对图纸上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并重新进行解读,由于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若不能实现可视化,很容易出现施工误差,导致最终的施工质量不达标,从而出现返工情况,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而且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

3.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BIM技术具体应用

3.1.1图纸分析

正式施工前,需要了解施工图纸中的具体内容,掌握图纸上的各项信息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后,判断是否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应保证前期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设计图纸中设备布置图、电路连接图、端子配线表、文字描述等提取出机柜分布、线缆种类、数量及线径等有效信息。

3.1.2规划方案

布线规划严格按照上述布线规则要求,根据线缆的种类、线径等信息确定每层布线方案,利用 CAD 软件绘制单层分层二维布线图。整体方案规划完成后,建立三维BIM 模型。

3.1.3建立三维模型

利用设计图纸规划布线方案,根据SolidW orks软件完成三维模型的建立。模型图元展示出了设备的实际三维几何图形,据此以及模型的分类、 尺寸及单位等,构建参数化的模型数据库。

3.1.4碰撞检测

布线施工的首要工序是对综合布线采取碰撞检测,然后根据碰撞检测报告,优化布线设计,避免减少设计不周及差池导致的问题。

3.1.5指导施工

模型优化、设计确认后,对技术及施工人员进行可视化施工交底,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三维布线模型指导施工,提高施工工艺质量。

3.2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3.2.1优化施工方案

利用BIM技术进行铁路室内综合布线施工,可通过建模的方式,及时发现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施工方案的应用效果体现出来,对于施工方案中的漏洞可以及时修正与处理,保证线路布设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优化施工流程,保证施工作业快速、高效完成。

3.2.2工程量准确计算

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工程量进行精准计算,从而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避免了库存积压的问题。以往在进行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时,主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人工计算,工作人员根据活动的相关信息来确定大致工程量,这种方式方法不光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且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障,不能为物资采购提供可靠依据,很难实现库存的全面清理。而BIM技术通过构建参数模式的方式,能够对各环节施工中所需的材料数量进行准确计算,每个施工部位材料的尺寸等都可以进行确定,并可以实现对采购数量的精准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上的投入,保障施工作业顺利完成。

3.2.3施工信息可视化传递

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存在参与,实际进行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时,若采用二维设计图纸,无法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容易出现偏差情况,从而影响后续施工质量。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进行三维渲染,帮助施工人员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施工信息,更加直观的展示现场施工作业的具体情况,便于对施工内容的优化设计,提高施工内容可靠性,施工人员也可以了解施工中的重难点,在施工能够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

结语: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中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改善了传统施工作业中的的不足,提高了综合布线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际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应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施工方案,对后续施工作业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布线设计,确保能够为施工作业提供可靠指导,保证BIM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质量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旭柏,杨帆.BIM技术在铁路通信信号室内施工的应用探讨[J].铁路技术创新,2020(1):4.

[2]郭宗昊.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室内综合布线施工的应用[J].铁路技术创新,2019(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