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及其对古茶树的影响
白黎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白黎灵,. 勐腊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及其对古茶树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0.
摘要: 勐腊县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的辖县之一,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东南部。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暖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名副其实的普洱茶故乡,勐腊因茶扬名,也是茶马古道茶叶经济做为勐腊县的第一产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教育、文化、脱贫攻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勐腊县每年2月至5月冰雹灾害尤为严重,本文就勐腊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对古茶树的影响做出分析和防范措施,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减少自然灾害对勐腊县古茶树的影响。的起点之一,贡茶之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关键词: 勐腊县;人工影响天气;茶文化;农业生产;气候灾害
DOI:10.12721/ccn.2025.157020
基金资助:

引言:勐腊县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是茶文化的故乡。茶文化做为勐腊县的第一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自然灾害对茶叶经济影响巨大,人工影响天气可以通过人工手段降低自然灾害对茶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在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洪涝,抗旱,防雹,雷电天气中效果明显。

1. 勐腊县茶叶发展优势

1.1有良好的生产环境

勐腊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地貌。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土壤肥沃,水质洁净,立体气候明显,北热带气候、南亚热带气候和中亚热带气候。盛产茶叶,条件得天独厚。勐腊县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东部,无量山南端的尾稍,勐腊县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以东,无量山南端之尾稍,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和南部低,形成很多南北走向的山岭和盆地,以及北部中山山原,坡状起伏,南部宽谷盆地开阔。茶区土地肥沃,含有丰富的微量物质,适合茶树生长,也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1.2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茶叶做为勐腊县的第一产业,拥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清朝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勐腊县也是众多茶品的发源地,唐朝设置“开南银生节度”区域,明朝万历年间广为人知,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勐腊曾是生产普洱茶的基地和普洱茶走向东南亚的要冲。易武因为六大茶山的茶销往东南亚的重要集散地,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时期,就被置为“利润城”。勐腊县拥有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勐腊县茶叶历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

1.3政府的大力支持

民国年间勐腊县茶叶生产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勐腊县的茶叶生产快速恢复和发展,种植面积日益提高,当地茶叶经济成为第一产业。这些年来,勐腊县的经济快速的发展,立足于现实,对产业结构进行了科学的管理和优化,茶叶亩产量日益提高,通过网络和更多的方式销售茶叶,以创新、绿色、开放等发展理念,为当地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形成了当地特色的茶叶种植体系,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长期稳定的收入和增长的收入,提高了当地居民的致富水平,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想法设法增加居民收入,积极面对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以茶文化开展旅游业,极大的改善了勐腊县居民的生活水平。

2. 气候对古茶树的影响

2.1降雨量

降雨量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茶树对水分要求较高,对降雨量和不同时期的雨水都有一定的要求。茶树适宜的年降雨量是1500毫米左右,勐腊县茶区年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之间,满足了茶树的正常生长。但勐腊县春季和初夏的降雨较多,夏秋季节降雨量较少,经常常出现“伏旱”和“秋旱”的现象。这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至关重要。茶树生长期雨量充沛,不仅能提高产能,还能使茶叶的新梢持嫩性强,增加内含物的丰富性,提高茶叶的品质。但降雨量过多,容易造成起水土流失,影响茶叶生长,降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当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茶叶生长缓慢,叶形变小,降低了茶叶的品质。

2.2气温

气温影响着茶树的生长期,茶树生长期是5月中旬至9月下旬,茶树生长的适宜气温是18--30度,因此,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适温期越长,则生长期就越长,茶叶全年的产量就越高。

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有益于提高茶叶的产量,,气温高,春季茶芽萌发就早,从而开采期也提早,采摘期就相对延长,全年的收获量也随之增多。开采期提早,则高档茶产量增加,高档茶在茶叶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在萌芽期如果受到冻害,茶叶的产能大大降低,叶片中的花青素也大量增加,降低了茶叶的品质。

2.3雷暴

雷暴天气对茶叶的生长非常不利。勐腊县各月均有雷暴发生,四月到十月的是雷暴天气的高发期,伴随则强降雨,在山谷或者河谷地带,往往因为一时排水不及而造成山洪爆发,对茶树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后果,水土流失严重,茶树根系暴露,从而造成茶树的死亡和减产。

2.4日照

茶作为叶用作物,极其需要日光。日照时间长、光度强时,茶树生长迅速,发育健全,不易罹患病虫害,且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适于制造红茶;反之,茶叶受日光照射少,则茶叶质薄,不易硬化,叶色富有光泽,叶绿质细,多酚类化合物少,适制绿茶。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气有一定影响。高山所受辐射的紫外线较平地多,且气温低,霜日多,生长期短,所以高山茶树矮小,叶片亦小,茸毛发达,叶片中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质增加,故高山茶香气优于平地茶。

3. 人工影响天气对古茶树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借助工具对大气环境和局部大气区域进行干扰,使云层变化,是一种科学的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的一种科学的措施。人工影响天气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炮、火箭、飞机等人工影响天气的装备运用的越来越多,减轻了勐腊县的气象灾害,更加合理的利用了勐腊县的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工影响,极大的提高了勐腊县茶叶文化的稳定发展。勐腊县政府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为人工影响天气做出了科技支撑和基础设备支撑。有效的在茶树的抗旱防雹,雨雪、消雨、消雾、防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有效的方式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达到了茶叶增产、茶农增收、茶企增效、政府增税的目的,进一步的对勐腊县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勐腊县每年2月到5月的冰雹灾害尤为显著,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勐腊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工增雨防雹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工增雨防雹体系。同时,勐腊县气象局在抗旱和防雹季节,加大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力度,科学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提高作业成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害造成的危害及损失,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4.结语

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我国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在服务农业建设,保障水资源安全等方面,未来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已走过了60年发展历程,不仅装备“鸟枪换炮”,高炮、火箭、飞机等一应俱全,模拟大气和云环境的云室与风洞等云降水综合实验设施也日趋完善,在科学开发云水资源、农业抗旱防雹、森林草原灭火、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趋利避害”的独特作用。勐腊县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建设,改善了茶树的生产环境,以科学的方式对茶树的生长进行管理,减少了自然灾害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对勐腊县的经济,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钢,周长征,姜永征等.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 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68-269. 

[2] 董毅,刘建华,王荣等. 浅谈托克托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生态和农业的 保障. 内蒙古气象,2009(4):45-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