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校会计工作的现状
一直以来,中小学校的重要工作都是教育教学,学校领导层只注重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而忽视了会计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会计工作可有可无,只是一个简单的记账工作。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的会计工作一直不被重视,处于边缘状态,会计人员配备质量不高,基本是由学校教师兼职,还有一部分是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调整补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入新时代,中小学校的会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创新,以期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伴随着国家对教育系统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教育系统会计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中小学会计管理工作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工作的规范性有了明显的增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配备了专业会计工作人员,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即便是如此中小学会计工作的问题仍然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和资金资产管理的效果,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会计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中小学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会计工作保障,这是中小学会计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中小学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2.1加强组织领导
财政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学校要重视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确保党和国家的会计改革工作有效落实;学校各部门加强协作、抓好落实,共同推进会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会计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服务功能。在会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中,中小学校可以选择一名学校领导负责会计管理工作,统筹学校各项会计管理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对财务管理部门或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督促他们在工作当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进一步增强会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除此之外,在会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和方向,使会计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体现新时期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2.2健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制度是保障,只有通过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对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操作规范、业务流程、会计人员定期轮岗、监督管理进行规范,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学校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促进健康学校发展。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小学校会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现有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把握现有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现有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中小学校的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始终满足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其中,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流程,明确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操作和使用方法,工作标准和要求等,尤其是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当中的权限设置
等,这都应该体现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
2.3健全会计管理机构
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会计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会计管理机构,调整专业专职会计人员充实会计工作队伍,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畅通优化学校会计人员职称晋升渠道,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会计工作中,不断钻研会计业务,提高专业素养,使会计工作专业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完善会计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管理组织体系,才能为会计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方面,规模比较大,涉及的管理资金或资产比较多的中小学校应该设置会计管理岗位。尤其是高中必须设立单独的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会计管理工作,对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中小学校必须单独设置会计管理岗位,推动会计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另一方面,设置财务管理部门的中小学校,应该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明确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岗位工作责任,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设置统计、会计和出纳等工作岗位,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标准和要求,为其配备专业会计管理人才,满足学校的会计管理专业化建设的需要。
2.4科学合理编制收支预算,加强预算跟踪问效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合作,联合审查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持续、动态地监督和考核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的过程和执行情况,保证各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将学校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未纳入预算的资金不得安排支出。在预算过程中,要求从学校负责人到各业务部门全员参加,保证预算贴合学校发展实际,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2.5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
中小学需积极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对学校资产进行清查并对清查情况认真梳理、登记,对毁损、缺失等账实不符资产查清原因,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履行报批、备案手续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其次是建立资产日常监督制度,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并配备资产管理专员加大对学校资产管理的日常监督力度。最后是加强学校会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合作,对新增配置的资产及时登记入册,两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定期盘点、不定期的核查,确保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合理、有效使用资产。
2.6注重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
财政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注重会计人员的培训,千方百计为学校会计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的多种培训、交流学习平台,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会计人员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进入新时代,各种知识日新月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会计工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改、更新、完善,为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落后、不脱离社会的发展,会计人员需要加强对会计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经验不断融合、提升,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使自己能独立、正确地处理会计工作的基本业务,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
结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小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中小学校会计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后勤保障,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人才培养的根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学校就高度重视学校的会计工作,将其置于与教育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强化会计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会计人才队伍,实现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婵婵.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模式发展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6):243-244.
[2]袁光亚.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模式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3):50-51.
[3]王晓王.浅谈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2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