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移植术是临床修复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术后皮瓣的存活情况将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光子治疗仪和烤灯治疗均为物理疗法,可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光子治疗仪+烤灯照射对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的影响做出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76例于我院行头颈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女=22∶16,年龄25~64(42.18±2.36)岁,锐器割伤6例,砸击伤5例,烧8伤例,肿瘤切除术后损伤19例;对照组男∶女=21∶17,年龄23~65(42.68±2.52)岁,锐器割伤5例,砸击伤6例,烧7伤例,肿瘤切除术后损伤20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于术后1d采用烤灯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术后5d联合光子治疗仪治疗:(1)为两组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病房环境,病区每日进行1次紫外线消毒,患者日常饮食以高维生素、高热量、高优质蛋白为主,密切关注患者皮瓣肿胀度、颜色及温度。(2)烤灯照射治疗:使用耳温仪在患者皮瓣四周边缘及中心定点监测皮温,温度在37.5~38℃之间,烤灯灯泡30~40W,每日照射3次,每次2h。(3)光子治疗仪:采用Carnation-22 型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功率12w,波长(640±10)nm,照射深度3~5cm,照射面积250cm2,每次照射时间20~30min,照射距离15~20cm,每日照射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愈合天数及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到Excel内,采用新版SPSS23.0对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达,检验工具为Student’s test;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达,检验工具为X2;当检验工具显示P<0.05时,提示数据间的对比存在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天数及感染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X2=0.0541,P=0.1518,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血液循环是皮瓣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若皮瓣神经温度调节功能丧失,组织损伤严重,将会导致血管痉挛、皮瓣温度过低,对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烤灯照射治疗通过光照对皮瓣进行加温,充分扩张毛细血管,使患者皮瓣温度处于37.5~38℃之间,可有效降低血管痉挛发生率、避免皮瓣受冷、加快血流速度[1]。据相关报道表明,烤灯照射治疗在加快患者皮瓣血流速度的同时,还可显著提升组织再生能力和细胞活性,以此消除皮瓣肿胀,促进炎症消散。光子治疗仪则是一种半导体固态冷光源,患者局部皮瓣组织受电子辐射,可产生刺激效应、电磁效应和光化效应,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液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促进炎症反应的吸收,其作用在于激发组织内在活动,与烤灯照射相比具有更强的安全性[2]。患者行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首先会进入炎症期,烤灯照射治疗在这一阶段效果较为显著,在组织肿胀消失、炎症消退后,采取光子治疗仪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组织的修复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愈合天数及感染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X²=0.0541,P=0.1518,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烤灯照射联合光子治疗仪治疗,可降低头颈部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感染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伟飞,屠奕,梁冠冕, 等.烤灯和光子治疗仪联合暴露护理在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3):1749-1751.
[2]吴小岭,邓琪,王志娟, 等.光子治疗仪联合烤灯照射在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8,8(10):64-67.
[3]郭中帅,崔新华,林栋, 等.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中国医疗美容,2019,9(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