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加速融合,呈现出“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网互联”等趋势,推动汽车从一个“硬件为主”的单纯交通工具向“软硬兼备”的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1]。为适应这一变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引导和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超过50%,成为主流产品。同时,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一、绿色机械设计产品理念
绿色的机械设计产品的概念,就是将环境保护、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放在了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上。包括设计、生产、使用和报废阶段,都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在产品设计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还要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在策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产品在报废后的回收利用,包括设计产品时考虑材料的可回收性、易拆卸性,以便于产品报废后的再利用或回收处理,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即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促进资源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二、绿色机械设计产品理念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发展现状
(一)专业定位存在偏差
传统汽车维修专业主要侧重于内燃机等零部件的维护和保养,而新能源汽车则采用了电动机、电池等全新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结构。因此,传统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求,导致了专业定位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2]。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定位不明确,软硬件配套不能实时跟进。例如,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和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平台搭建还处于探索开发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仍在使用原有汽车维修技术的设施进行教学实践工作。
(二)校企结合不足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充分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需求。许多高校在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时,缺乏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深度合作,导致学校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需求,无法将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需求有效对接,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知识交互不够充分
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杂性,涉及到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机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但这些知识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并不充分,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或者机制来促进知识的交换和共享。其次,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内部的人才培养和交流也存在不足。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相对较新,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学校教育、企业实践以及行业研究之间的交流不够密切,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内部的人才短缺和技术交流不畅的问题。
三、基于绿色机械设计产品理念的汽车维修专业发展策略
(一)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条主线"、"三导四融"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旨在解决产教脱节、研教分离等问题,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首先,"一条主线"体现了培养机制的整体思路和目标。即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确立一个清晰的培养主线,即将学生培养的方向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的工作。其次,"三导四融"体现了培养机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三导"包括师资、企业和市场的引导,即通过学校的师资力量、企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的需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四融"则包括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堂与车间、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构建"一条主线"、"三导四融"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促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当充分融入绿色机械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对环保材料、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内容的系统学习。其次,应结合实际行业需求,引入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如结合工程学、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3]。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的实习或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汽车维修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2、理论课程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因此,汽车维修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将绿色机械设计理念融入到理论课程中,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在汽车维修专业的理论课程中,应当加入关于绿色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环保材料的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绿色机械设计的原理和实践,以及如何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应用这些理念。 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机械设计理念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可以考虑引入跨学科的知识,比如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绿色机械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三)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可以与汽车生产厂家或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实训和绿色机械设计产品开发的场地和设备,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课程内容更新:学校可以邀请汽车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将绿色机械设计理念融入到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内容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内容符合行业要求。
项目合作:学校与汽车维修企业可以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同探讨绿色机械设计产品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双方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交流,推动绿色理念在汽车维修领域的落地和应用。
四、结束语
总之,基于绿色机械设计产品理念,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唯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赢得行业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绿色交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赵林峰.绿色维修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4):37.
[2] 陈鸿浩.基于绿色机械设计产品理念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发展前景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3(23):61-63.
[3] 侯翔.汽车维修专业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J].时代汽车,2022,No.386(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