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实验室现状与管理的思考
辛长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辛长静,. 基础地质实验室现状与管理的思考[J]. 地球科学探索,2022.7. DOI:10.12721/ccn.2021.157095.
摘要:
作为传统地质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地质实验室是基础教学重要的室内教学环节,针对基础地质实验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实验室硬件、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优化、实验室建设及实验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让实验室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更符合现代高校教学理念,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基础地质实验室;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实验室建设
DOI:10.12721/ccn.2021.157095
基金资助: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的指示精神,高校应着重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1];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且地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理论知识的高效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地质实验室是基础教学重要的室内教学环节,不可或缺,面临着实验课时长、学生多、班级多、课程多等情况[4]。基于此,为了更好的为教学为师生服务,保障高质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结合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基础地质实验室的一些问题与管理经验,本文对基础地质实验室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实验室管理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思考[1]

一、基础地质实验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基础地质实验室经过校区搬迁后,现有矿物岩石实验室、偏光显微镜实验室、矿相学实验室、沉积岩构造和手标本实验室、古生物实验室、矿床实验室和构造实验室,承担了所有地学类相关专业的地学学科基础课程,年承担实验工作量达1000多课时,协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地质技能大赛”的实践和赛前培训工作;另有矿物岩石陈列室和古生物陈列室面向学生和公众开放。同时,基础地质实验室配备有丰富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手标本、薄片,古生物和构造地质的教学模型及大量用于教学的偏光显微镜,可用资源颇为丰富。而与科研实验室相比,基础地质实验室没有价格高昂、需要精细管理大型仪器,学生可操作性强,从而能够更高频率的面向本科教学,更开放的面向学生[5],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与此同时,实验室面临着部分实验仪器陈旧、部分标本损耗严重,实验室环境有待改善,实验人员欠缺、管理和培训不到位等问题。

二、基础地质实验室改进建议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6],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全面构建适合于基础地质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和管理体系,将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开创思路,创造优质的实验环境,提升实验室综合管理能力,是高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7]。提出基础地质实验室的改进建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快实验室建设,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实验室硬件改进

优化实验设备,改善教学资源。(1)部分偏光显微镜已长时间服务且损耗严重、维修成本高,更新改造后的显微镜实验室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收纳学生人数和教学能力。(2)矿物岩石薄片属于教学易耗品,薄片使用时间长,内部树胶老化,造成镜下观察现象与实际情况出现误差;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造成薄片损坏的情况,这时为了满足日常教学要求应及早上报采购计划,及时补充薄片数量。(3)通常基础地质实验室只有常见的化石标本、矿物、岩石和沉积构造手标本以及光学薄片,而现实中地质现象和景观美轮美奂、多姿多彩,如冰川、湖泊、河流、海洋等地质环境无法搬到实验室中。这就需要实验中心在地质图片资料、地质动态影像方面加强建设,使各类地质现象和沉积模式能够以动态、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同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地质学科的兴趣[4]

改善美化实验室环境。作为面向全校师生服务和公众开放的基础地质陈列室,应该具有给参观者眼前一亮和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加强矿物岩石陈列室和古生物陈列室的环境美化尤为关键。充分利用现有陈列室标本资源,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陈列室标本信息化也是本实验室后期建设的重要部分;利用实验中心空白墙面以文化墙展板、电子显示屏播放动态图片等形式可以让师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地学文化的熏陶。

2.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优化措施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现资源共享[8]。在正常实践教学时间以外,对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新生,作为入学教育的一课,多参观专业实验室,加强专业文化和素质的培养。本实验室热情欢迎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有组织的前提下对实验室进行参观,专业素质的培养从娃娃抓起的同时,作为高校为社会服务层面也很有必要。

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实验室优化,提高利用率。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和面临高校全面复课开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统筹规划对没有实验课程安排的实验室进行有序开放和管理,可作为学生自习室的有效补充,以缓解教室学生密集学习的问题。

3.实验室建设及实验人员管理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验室建设专项基金。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就需要各个部门多沟通、多协调。在国家和教育部门要求要不断提高实践课程比例的基础上,学校和学院可以统筹安排,专门设立实验室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实验室建设、规划发展,实验室耗材等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更新方面,也用于实验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等方面[4]

加强实验人员培训和交流。学校人事处、实验管理科和院级实验中心要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师和岗位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培训工作。多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开拓实验人员视野,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和本职工作水平。

三、结语

作为传统地质学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场所,基础地质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验证性和创新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对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学校、学院、实验中心要统筹规划,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漫.材料学科实验室管理与发展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9,12(52),13-15.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

[3]新华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的通知[EB/OL].2012.04.20.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4/20/c_123013129.htm.

[4]王若梅.本科地质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J],2017,240.

[5]高洁.基础地质实验室建设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科技信息[J],2010,178.

[6]邓朗妮,钟锰军,廖羚,等.“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94-96.

[7]陈海泉,林自葵.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 (11) : 250-253.

[8]王娟.高等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中国轻工教育,2016.1,64-66,95.

 作者简介:辛长静(1981-),女,汉,天津人,硕士,实验员,现主要从事沉积岩石学、普通地质学方面的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