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采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彭延军 马冀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延军 马冀,. 油田采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环境保护,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7.
摘要: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石油资源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为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世界能源竞争形式的加剧,石油资源的开采成为了石油工业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石油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有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坏,导致水资源污染以及植被耕地破坏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文中,针对当前石油资源开采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期待能为石油工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田工程;采油过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5.157027
基金资助:

引言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与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有效地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石油资源问题,我国石油工业通过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加快了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开采数量。然而,在石油资源加速开采的过程中,有时会对人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地破坏,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不利于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国石油工业在开采石油资源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为石油工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油田采油中的环境问题

(1)水资源污染问题

从我国的地域情况来看,虽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分布区域存在差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总所周知,石油资源的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地下。随着石油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层出现紊乱情形,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油渍的污染,使得周边居民的饮用水资源出现污染情形,给人民的生活带来饮用水的安全威胁。

(2)耕地与植被的破坏问题

在石油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有时会导致土地出现坍塌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土壤的结构,使得周边大量植被遭受到破坏,发生水土流失。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土壤出现沙化与破坏耕地等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安全性,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1)加强环境治理

为了有效地整治石油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石油工业在石油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不能总是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发展方面,还应当对环境加强保护。通过采用多种防护措施,例如,加强植被的种植、对耕地与水资源的强化保护,从而达到加强环境治理的目的,为改善石油资源开采出现的环境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统一开采规划

石油资源开采出现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石油工业的过度开采。因此,石油工业开采石油资源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行之有效的开采方案,科学合理地开采石油资源,避免过度开采情形的出现。同时,在石油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应当对开采区进行统一规划,不能再随意开采,以免造成大片区域环境问题的出现。

(3)加大环保宣传

通过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能够有效地认识到石油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强化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也能够使石油工业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其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也会深入地、全面地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引入科学技术

在石油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石油工业能够通过引入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石油开采技术的提升,实现石油工业的环保、智能、集成、信息、可视以及实时监测,在强化石油资源开采的同时,也能够切实地保护环境与完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5)提倡节能转化

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到石油工业,能够有效地实现石油工业的节能转化,这不仅符合企业的自身利益,也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石油资源开采中,提倡节能转化能够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为了有效地保障石油资源的使用,石油工业提升了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在石油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得水资源出现污染情形,耕地植被遭受到损坏,极大地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进程。通过加强环境治理、统一开采规划、加大环保宣传、引入科学技术、提倡节能转化等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彪. 加强采油现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措施[J]. 清洗世界,2022,38(3):172-174.

[2]刘福亮. 大数据环境下胜利油田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2):122-12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