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给排水等功能,同时也担负着能耗与用水的双重功能。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业的能耗与用水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和节水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涉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又关系到资源管理和社会发展。
1.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概述
1.1.给排水节能技术的定义与作用
给排水节能技术就是通过对给水排水系统的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有效地利用水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损害等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其功能是优化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升城市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城市供水与排水的可持续发展。
1.2.给排水节水技术的分类与具体应用
给排水节水技术按其适用领域及工艺方法可划分为若干种类型。首先,就其适用范围而言,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筑室内给水与排水节水;二是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节水。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是针对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进行的,通过改造设备,优化管网,监测水量,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节水技术就是以城区为中心,通过完善供水管网,综合运用水量调配等手段,以达到对城市供水、排水的有效利用。
城市给水与排水的节水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对漏损进行修补,加强管网管理,降低漏损,降低浪费。二是要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运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逆渗透等技术,使污水得到高效处理,并使其资源化。三是要优化雨水管理,通过修建雨水收集系统和屋顶绿化设施,减少雨水对市政管网的负荷,同时为市政供水系统供给新的可更新水源。
2.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2.1.减少水资源浪费
在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采用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对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借由先进的水处理科技,我们可以将水的浪费减到最低。比如,将智能监测装置与优化调度管理相结合,能够对供水进行精确调控,防止管网渗漏、超量供水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农业水利方面,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与精确施肥,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用水、提高灌溉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2.2.降低水污染风险
为减少水环境污染,建设清洁健康的水环境,提供了一种节能、节水的方法。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出的现象,极易引起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而采用分级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先进的节能、节水工艺,则可有效地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净化水质,实现废水的可再生利用。同时,在家用及工业生产中,采用节水装置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的排放量,使水质得到综合提高。
2.3.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关键。从优化水资源分配、改善用水管理、推进循环经济思想的贯彻等方面着手,才能使珍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建立集雨管网,使其能更好地用于灌溉、净化等,减少对地下水及自来水的依赖;还例如,在工业上,使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可以降低淡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水源的重复利用。在城市给水排水系统中推广和应用,既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又可以降低水污染风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在水资源环境中的发展策略
3.1.加强节能节水设备推广及研究
在水资源紧缺、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给排水节能与节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强节能、节水装备的研发。首先,针对市场上已有的节能、节水装备,开展性能评价与技术分析,明确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能与潜力。其次,对于尚未上市的新型节能、节水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与验证,保证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真正满足给水排水领域的实际需要。
3.2.推动节水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化
在给水排水领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水资源质量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进步。为此,首先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他们在水处理和节水技术研究上的优势,共同探讨更经济有效的节水方案。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研究与开发,对已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断优化现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与稳定性。其次,重点研究纳米材料和高性能膜材料在给排水领域的应用,从而大幅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二次污染。三是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的资料收集和分析。通过对不同节水工艺的实际运行数据的分析,找出技术瓶颈,指导后续工艺优化。
3.3.探索成本效益最优化运营模式
探讨成本效益优化运行模式,对推广水环境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项目拟对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设备购置、安装、运行和能耗等费用,从而对各阶段的经济性进行准确评价。其次,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管理工具与技术,对供水管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维修需求进行预测,降低不必要的维护费用,降低停工时间。同时,要加强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合作,采取联合采购和集中招标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针对既有给排水设施,应定期更新、更换陈旧低效设备,降低运行费用,提高供水效率。最后,在经营管理中,对员工进行培训与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定期对员工开展节能、节水技术及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提出优化意见,共享节水成功经验,形成“不断改进,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因此,探索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优化运行模式,既能为社会服务,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节能与节水技术对水环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合理引导与利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于保护地球水资源,缓解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每一种技术的应用,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需要产业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在技术进步和环保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给排水节能与节水技术能与其他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东萍.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1,(27):51-52.
[2]孙菁.浅谈给排水设计中绿色建筑的节水技术要点[J].房地产世界,2020,(20):40-41.
[3]刘鹏.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对水资源环境的防治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2):30-34.
[4]黎姝.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29):91.
[5]李学文.新时期环境下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