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的研究
​张现富 苏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现富 苏健,.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的研究[J]. 生物技术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9.
摘要: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3月至 2023年11月1040份水样品,分析其中肠道菌群和菌落总数。结果:直饮水、二次供水、末梢水对比其菌落总数可知(P<0.05),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直饮水;三种样品水对比肠道菌群合格率(P>0.05)。比较不同时期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可知,丰水期较枯水期低(P<0.05),但两者肠道菌群合格率对比(P>0.05)。结论: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肠道菌群以及菌落总数方便有关人员掌握不同时期水以及来源不同水的微生物分布情况,判断水质合格与否,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应用价值;微生物检测技术
DOI:10.12721/ccn.2025.157009
基金资助:

生活饮用水包括人生活用水、生活饮水,水会在体内多个代谢环节参与其中,同样是生命活动有效维持的物质[1]。现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严格要求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确保其无色、无异味、透明、无肉眼可见物、感官形状较好、无异臭,同时对于人来讲,水含有的化学物质对其没有危害,并不会发生远期危害、急慢性中毒,确保安全,同时不能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防止通过水发生疾病的传播[2]。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检测生活饮用水可以了解水质是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通常而言,常见的生活饮用水致病微生物有很多,如蠕虫、肠道致病菌等,检测重点是肠道菌群、菌落总数等[3]。所以,本研究分析生活饮用水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效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 3月至 2023年11月,送检的1040份集中供水,包含末梢水264份、二次供水 370份、直饮水46份;丰水期520份,枯水期520份。储存全部水样品均满足相关要求,没有污染、渗漏状况。

1.2方法 

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水样置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在36℃温度下进行24h培养,了解产酸、产气情况。产酸产气为阳性管培养物,进一步操作,置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中,了解菌落情况,实施革兰氏染色、镜检。

大肠埃希氏菌:多管发酵法,对于总大肠菌群进行初步发酵且产酸及产气阳性管接种于EC-MUG管检测,44.5℃培养24h,经紫外线等照射,查看是否存在蓝色荧光,如果有则说明有大肠埃希氏菌,计算阳性管数。

耐热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初步发酵,36℃条件下对含水样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24h培养。了解产酸产气情况,对于产酸、产气的发酵管,转钟EC培养基,44.5℃条件下进行24h培养,如有产气者,接种伊红美蓝培养基,在44.5℃条件下进行24h培养,观察有无典型菌落。

菌落总数:平板计数法。灭菌平皿中放入1ml水样,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基和水样混合均匀,随后放置在36℃培养箱中48h,观察并计算水样菌落总数。

1.3观察指标

1)查看水样品来源不同、枯水期、丰水期微生物检测结果,包括肠道菌群(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以及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2)评定标准: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评定。合格指的是菌落总数不超过100 CFU/mL;肠道菌群不可检出每100 mL中的最大可能数(MPN)。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分析数据,计数、计量(%)表示,行X2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样品来源不同的微生物检查结果对比

菌落总数对比可知,三种水样结果对比(P<0.05),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直饮水。三种水样的肠道菌群(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合格率对比(P>0.05),见表1。

表1水样品来源不同进行微生物检查结果比较(n,%)

1741683264912821.png

2.2 丰水期、枯水期微生物检测结果对比

丰水期、枯水期水样品对比菌落总数合格率,前者更低(P<0.05),肠道菌群检测合格率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丰水期、枯水期微生物检测结果比较(n,%)

1741683289361161.png

3讨论

人们的健康意识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下持续升高,导致其对于生活饮用水也存在越来越高要求,提升水质量迫在眉睫[4]。现阶段,消毒生活应用水工作持续发展,显著提高其安全性,但是始终存在疾病通过水传播的问题,若饮用水发生感染,既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也会增加经济压力,所以,确保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十分重要[5]

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属于常用方式,项目包括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检查环节包括水样的采集、实验室检验、分析结果,其中水样采集是收集生活饮用水(直饮水、末梢水等),水样采集后检验完成时间需要<4h[6]。按照等待检测的项目采取相应的实验室检验方法,如菌落总数用平皿法检测、耐热大肠菌群等用多管发酵法检验等[7]。在具体应用期间离不开检验人员结合需求而确定相应检测技术,获得准确结果。

对本次研究结果2.1出现原因分析可能是二次供水、末梢水为城市集中供水,相对而言其供水管道、消毒设备、管理制度更完善,存在良好的卫生状况,但是直饮水以农村为主,不但设备相对来讲更加简陋,同时消毒设备比较落后等因素均引起水质卫生状况不佳,菌落总数存在相对更低的合格率[8]。耐热大肠菌群等肠道菌群可以将粪便污染情况有效反映出来,水质中大肠埃希氏菌过量存在极易出现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结果2.1说明三种水源样品没有发生粪便污染问题[9]。结果2.2说明丰水期对比枯水期来讲水质不佳,后者水质更好。原因可能是一般情况下6~10月份是丰水期,此阶段水量大、温度高、水中存在比较多杂质,杂质会因为水流快而出现沉淀困难的情况,同时该时期会发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情况,增加此时期微生物检出率,水质不佳;枯水期以无雨或者少雨季节为主,有流速慢、水流少特点,所以杂志沉淀更加容易,相对而言具有更好的水质[10]

总之,生活饮用水经微生物技术检测其中的肠道菌群、菌落总数可以不同时期、水源中微生物情况,了解其是否合格,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徐新龙,杨杰,李玉龙,李兰,莫善明,刘佳丽.浅析生活饮用水中水质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的结果与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22):103-106111.

[2]周怀彬,王娟娟,赵建国,洪旭芬,庞一林,李江辉,谭国强.一种检测生活饮用水和污水中生物有效性铜离子的微生物报告菌株的构建[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5):345-355.

[3]严忠.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及其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2):0031-0033.

[4] 孟敏芝,孟庆敏,付宇,等. 51孔定量盘法与乳糖蛋白胨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对比[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40-41,封3.

[5] 黄曾,赵卫红,丁欣悦,等. 2018年丰城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5):189-191.

[6] 陈忠健,赵晓雪,魏继青,等. 2016-2020年廊坊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2,38(8):763-766.

[7] 徐新龙,杨杰,李玉龙,等. 浅析生活饮用水中水质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的结果与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22):103-106,111.

[8] 刘笑笑,蔡玉红,于丽,等. 多管发酵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不确定度的评定[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30(5):123-127.

[9] 鲁晋南,王云,王丽,等. 2014年-2019年晋城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2):1502-1505.

[10] 滕文革,刘媛,张国成. 2014-2018年新疆昌吉州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2020,36(4):530-5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