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学科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崭新的教育思想来进行教学探索。然而,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模式单一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思维和学习。所以,老师们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运用各种创新性的信息技术,在生物学课堂上创造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导入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应运而生,它与许多实际学科相结合,使生物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使课堂教学得以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的革新。高中生物的学习是对初中的知识进行了扩展,因此,它的内容比较全面和复杂,实验也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些进步,高中的生物学就会有一些实验。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生物学课程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实验,并促进他们的思维。所以,老师们可以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这节课的具体知识,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有关的实验操作内容,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去学习和思考。例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教材中有肺炎链球菌的实验示意图,也有艾弗里的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示意图,这些错综复杂的图表,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中提炼出重点。因此,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物基础知识、生物实验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设置“思维学习”这一课程,是为了丰富生物学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实验。
二、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生物科技,正处于一个持续的更新和改进的进程中.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新的资料,这样就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让他们对教材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在课堂上,不能把教科书作为传授知识的惟一途径。而应该立足于教科书,选取相关的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
比如,在学习基因相关的知识时,老师可以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作为一个例子来指导学生,这样就能增加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生物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有了更深的了解。藉由分析杂种稻米,让同学理解杂种稻的产生原因。杂交育种是指通过双亲间的基因遗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遗传的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就是将野生与栽培的两个基因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杂交水稻。通过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对现代生物科技的了解,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微课在课前的应用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使用微课,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起到铺垫的作用。以“DNA分子的结构”课程为例,老师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微课,一种是以教学目标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主要有DNA结构模型的构建、分子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的构建;二是拓展题型,重点考查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例如:DNA分子中的各类运算;三是提高题型,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这样他们就可以扩大自己的学习视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与了解。
在微课实施前,老师会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能力进行一次摸底,然后按照考试结果把学生分成“学习能力强”、“较强”和“较弱”三个水平,分别对应于提升类、提高类和基础类的微课设计,从而帮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物学课程的预习活动。通过在教学中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业成就低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但是,因为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预习效率。在微电影指导下,如果能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也会有显著的进步;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微课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影响。可以看出,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改善教学实践的局限性
在中学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实验是不能进行的,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直接进行实验的结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这些实验进行形象逼真的虚拟仿真,使学生有更好的体验。在这种仿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对于一些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可以通过多种仿真课件或硬件装置将其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加深对实验知识与技能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验的原理与操作方式。
比如,在讲授“植物细胞的吸收水分和水分流失”这一探究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 Flash软件来做动画,将水分子和蔗糖分子的运动过程以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对长颈漏斗管中的液体液面的升高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形象的认识。另外,对于DNA复制,克隆生物,基因是怎样调控蛋白质合成的,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个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学习的机会,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课堂总结,完善学生知识架构
在现实的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生物学进行总结,可以改变传统的板书式的学习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以前讲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化零为整,这样可以帮助高中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物学知识结构,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举个例子,在《基因的本质》这章节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DNA复制”,还有我们上一节课学到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知识,并针对整个课程的内容,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难度合适的习题,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对生物知识的总结与归纳,了解到生物并不是那么困难,并在课堂小结中反复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高中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掌握,使他们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总之,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微观的内容变成宏观的内容,把抽象的实验变得简单、具体。但是也要清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帮助,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以实验教学的终极目的和具体内容为中心,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黄志坚,陈小清.“重组DNA分子模拟操作”的实验教学组织[J].生物学通报,2013,48(12).
[3]周艳侠.直观生物教学刍议[J].成功(教育),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