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是吸入或静脉麻醉时病人从清醒形态转为可行手术操作的麻醉形态的全进程,麻醉诱导在全麻手术中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步骤,麻醉诱导有时候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导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由此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情况下有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因麻醉药物可能对心率会更容易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除了要考虑麻醉诱导效果,更要关注其安全性[1]。七氟醚和丙泊酚是常见的麻醉诱导药,为了解两者在老年冠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现对2018.1~2019.12期间手术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案例选择的样本是2018.1~2019.12期间手术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S组30例中男女各有18、12例,年龄在65~89岁,平均(77.45±10.04)岁;P组30例中男女各有20、10例,年龄在68~85岁,平均(76.82±11.3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麻醉方法
首先,在进行手术前开通静脉通路,输注500ml 0.9%氯化钠溶液,然后在入室后予以常规吸氧,连接心电监护仪。第一,通过对S组使用七氟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81 )全麻诱导,先以面罩吸纯氧6L/min去氮3min,保持SPO2在98%以上,叮嘱患者进行深呼吸,予以6L/min氧气和4%七氟醚,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注3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 )和0.1mg/kg维库溴铵(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58)。第二,让P组使用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全麻诱导,先靶控输注3μg/ml丙泊酚,同时静推3μg/kg芬太尼和0.1mg/kg维库溴铵,10min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3 观察指标
我们通过观察指标,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5min(T1)、10min(T2)两组心率的不同变化,计算两者低高频比值。
1.4 统计学
我们通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我们发现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通过上面的指标管和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两组心率在麻醉诱导后5min、10min较诱导前均显著下降,p<0.05;S组表现为低频缓慢下降,P组表现为高频缓慢下降,详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心率变化
3 讨论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供情况不稳定,因此在进行手术时要注意选择对心脏干扰更少、更安全的麻醉药物[2]。七氟醚是吸入性的麻醉药,其优势在于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很少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抑制;丙泊酚是静脉麻醉药物,其优势是起效快、麻醉效果强[3]。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两组心率在麻醉诱导后5min、10min较诱导前均显著下降;而S组表现为低频缓慢下降,P组表现为高频缓慢下降。提示我们,七氟醚对全麻诱导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影响更小,诱导更加平稳、安全。七氟醚的交感神经活性的抑制大于副交感神经,心率表现为以低频下降为主,而丙泊酚会造成心脏交感神经抑制,对副交感神经的抑制大于交感神经,从而表现为以高频下降为主,这将不利于冠心病患者[4]。
综上所述,相对于丙泊酚而言,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时选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
参考文献:
[1]方晓华,雷震,李文秀.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6):280-281.
[2]胡汇敏,叶繁.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临床效果、心肌保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281-282.
[3]华敬.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的效果[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3):122-125,130.
[4]陈梅.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4):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