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活动的一个主要工作便是对产品的性能、参数进行测定,通过检测数据,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实际的使用功能是否达标。在实验室检测工作中,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至关重要,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可能导致实际的检测结果出现巨大误差,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1]。计量管理部门需站在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计量工作,深入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完善、调整检测仪器设备,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以促进我国检测工作的良性发展。
1 加强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仪器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均越来越广泛,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与环境污染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度计、空气检测设备和电子秤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实时监测居民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以及用水、空气质量,但同时,检测仪器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便是标准不统一、结果不精确,造成检测结果混乱[2]。因此,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就必须制定统一的计量标准,加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定期进行校验维护,以提高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精确度,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属性符合标准。在此以医疗领域的血糖仪为例,若血糖检测仪的精度存在偏差,则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断,制定错误的治疗方案,导致患者病情迟迟未能好转,甚至加重,威胁患者生命,发生医疗纠纷事件,激化医患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尤为关键。
2 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计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作为计量管理工作开展的保障,使用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制度,将其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但是,部分使用单位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方面仍存在不足,管控工作不到位,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实际的计量管理工作问题百出。由于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一般由使用单位的内部员工进行,在缺乏制度约束下,计量管理人员的专业不足,导致计量人员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该种注重内部计量、忽视专业计量的行为导致仪器设备中潜在的质量隐患难以被发现。部分计量人员为了节约时间,敷衍了事,甚至擅自篡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结果,出现数据造假。计量人员的混岗、一人多岗也导致权责不明,影响实际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2使用单位对计量管理认识不足
检测仪器设备的运用领域广泛,在医疗、电力、水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均能看见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身影。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计量管理部门需与使用单位互相配合,积极协调,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与精确度。但是,部分使用单位却并未给予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工作以足够的重视,认识不足,只关注仪器设备的使用,而忽视了计量。个别单位甚至为了部门利益,故意在检测仪器设备上动手脚,导致用户的利益受损[3]。
2.3计量仪器设配备不足
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需要在专业的计量仪器辅助下才可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大部分使用单位均是自行管理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部分使用单位所处的计量管理环境恶劣,未能配备和专业的计量仪器,现有的计量仪器在精度、功能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有效、长期的保养,导致计量仪器生锈、老化,精确度下降,影响最终的计量结果,降低计量工作的质量。
3 加强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措施
3.1健全计量管理制度
有序、科学的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是促进计量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计量管理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计量管理制度,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建立配套的监督体系,加强对计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减少工作中人为因素对工作正确性、真实性的影响,严厉禁止出现数据造假的情况,保证计量管理工作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用单位需在专业计量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完善人员岗位职责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到个人,通过制度,约束计量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计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形成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的工作氛围,保证计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2完善计量管理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作为与管理制度相辅相成的“配套设施”。计量管理部门需通过资质审核,所使用到的计量仪器均需登记在册,计量管理工作需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进行[4]。计量人员需认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以此为原则开展工作,准确掌握各种计量方式、方法,熟知各种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保管和保密制度等。计量管理部门还需做好计量技术、质量标准的更新工作,以保持计量仪器的先进性,为计量管理工作提供硬件保障。另外,计量管理部门需定期学习研究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对接部门工作,加强自我检查,定期开展计量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通过会议推动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文件管理工作,加强对计量记录、计量报告书、责令整改通知书、依法查封决定书和日常档案文件的管理工作,分类归档,以便后续的查询。
3.3加强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计量工作能否有效进行与计量人员存在较大的关系,计量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计量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无论使用多先进的计量仪器,如果计量人员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质不达标,那么最终的计量管理工作都无法做到公正、有效。因此,计量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计量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计量人员对工作抱有热情,不跨越行业红线,提高计量管理岗位的准入标准,做好计量管理的职业认证工作。相关人员在上岗前均需接受培训,严格考核人员素质,在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上岗,精挑细选,以保证计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性[5]。计量管理人员自身必须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计量工作,加强自我学习,拓宽知识面。
结语
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计量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的主要原因。计量管理部门应当以制度为突破点,增强计量管理人员的责任,监督使用单位定期开展有效的计量工作,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使用单位必须给予计量管理工作以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计量管理能力。在进行计量管理时,需严格按照相关准则开展工作,使用单位需做好自检工作,提升自觉性与积极性。同时,计量管理部门也需加大对计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其可靠性、准确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