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我国自来水的水质状态总体呈现极具下滑的趋势,给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生产厂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水质研究和处理工艺,保证水质的生产过程、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一定要充分重视管网、管材对水质造成的影响,依据自来水管网材质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高标准的处理,以尽可能地改善和提升自来水的水质。
1 给排水管材对水质的影响
自来水的水质与给排水管道的管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大多是一般性的钢管、铸铁管,因而在水管使用年限过长以后,管道内壁就会自然形成一些腐蚀性的水质结垢,甚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微生物的繁殖和寄生。腐蚀物中具有很多微量元素和各类细菌,如果当管道内的水流的速度、方向以及水压等发生一些突变的情况,就会带来水质的即可恶化,出现水质浑浊、水中微量元素超标、水色不正以及水中一些不明细菌的出现,而且随着水管使用年限的增加,对水质的影响和破坏力也就越强。在某些地区所大面积使用的金属管道材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由于水在实际的给排水管道的流动过程中,在化学物质分解和管道涂层材料发生某种程度的脱落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管道的管材材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水中寄居的微生物再度迅速地繁殖,从而使管内的水质总体上发生改变。给排水管道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结构,所有的自来水在水厂中通过相应的管道运输出来以后,都会与大大小小很多不同的管壁之间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反应的发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水质,这也是管道管材的质量成为影响管道内部水质的关键性的原因。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和统计资料显示,管材成为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具有相应的理论结构支撑的。如在氧化理论、过氧化理论、电化学理论、微腐蚀理论的影响下,会导致管道内壁形成腐蚀、结垢等问题。管道的管壁内部还会形成生物性的堵塞,在水中形成碳酸钙(镁)沉淀形成水垢。
2 给排水管材对水质影响的处理方法
2.1 管材选材优化
2.1.1 选用无毒、环保的管材
给水管材应选择无毒、环保的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R)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抗老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利于保障水质安全。
2.1.2 考虑管材的物理性能
在选择给排水管材时,要充分考虑其物理性能,如强度、韧性、耐磨性等。这些直接影响到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水质状况。
2.1.3 关注管材的连接方式
管材的连接方式对于水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优质管材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水源泄漏和污染。例如,PE管材采用热熔连接,PP-R管材采用螺纹连接,这些连接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2.1.4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材
在选材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如管道敷设方式、使用环境、水质要求等,进行针对性地选材。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选用抗渗性能好的管材;在氯离子浓度较高的地区,应选用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好的管材。
2.2 管道设计改进
针对不同管材的特点,对管道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水质受影响的风险。合理规划管道走向,避免管道过高或过低起伏,以减小水流速度,降低水锤效应。同时,优化管道布局,尽量减少管道弯头、阀门等部件,降低水流阻力和水质污染风险。选择高品质、低水头损失的附件,如新型节能水嘴、节水龙头等,既可以保证水质安全,又能降低水资源浪费。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换老旧管道附件,以防止水质受到二次污染。在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安装水质监测设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建立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水质问题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2.3 管道施工与维护
为确保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管道布置、管径、坡度等参数符合要求,选择合格的给排水管材,对其进行验收,确保管材质量达到标准,采用正确的连接方式,如承插连接、焊接等,保证连接牢固可靠,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接质量,防止焊缝出现问题。检查井施工质量同样重要,要确保检查井结构牢固,井内排水顺畅。施工完成后,进行通水试验,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除此之外,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管道老化、锈蚀、漏水等现象发生。
2.4 提高给排水管网水质与稳定性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需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去除污垢。在管道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漏洞,一定要进行合理地检修,特别是对于老住宅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规划工作,及时更换老旧塑料管道,使用高质量优质管材。在更新自来水管道方面,可以选择使用塑料管、玻璃钢管和铸铁管等材料,以有效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采取此类措施,可降低管内水质被污染的可能性,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水体从给排水管道中不停地流动时,由于受到周边环境、管材材质以及其他作用条件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物理现象、化学现象以及微生物现象等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不仅会给给排水管道的内壁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还会由于二次污染给水体造成很大的破坏,导致正常水体使用的质量标准大打折扣。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给排水管材的认识,注重不同材质给水质带来的不同影响,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控措施保证管材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令芝红.给排水管材对水质的影响与处理方法研究[J].清洗世界,2024,40(04):112-114.
[2]张韬.给排水管材对水质的影响与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5,(37):45-46+50.
[3]孙哲,许路延,张尹.市政给排水管材的选择及工程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3,50(11):160-165.
[4]朱勤,余海涛,方洪明,等.农村饮水给排水管网的管材敷设优化与顶管施工分析[J].给水排水,2023,59(S1):867-870.
[5]李盛华.浅谈建筑给排水中的管材选择[J].科技资讯,2011(19):55.
[6]俞为荣.给排水管材的选用及其对管内水质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32):196-198.